阿拉伯国家博物馆馆长代表团做客泉州 赞泉州文化多元
各国代表参观海交馆伊斯兰文化陈列馆
闽南网10月20日讯 昨日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迎来了14位特殊的客人,他们均为来自12个阿拉伯国家的文化部门负责人及博物馆馆长。在伊斯兰国家捐赠品特展中,不少代表还现场解说本国捐赠的藏品。不少国家博物馆馆长表示,愿意捐赠本国藏品。
结束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博物馆馆长论坛”,馆长代表团一行人来到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泉州。除海交馆外,代表团昨日还参观了圣墓、开元寺、泉州博物馆、锦绣庄,今日还将到访晋江五店市、晋江博物馆。
代表现场解说本国藏品
馆长代表团的泉州之旅,第一站来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代表团参观了宗教石刻展厅、伊斯兰文化陈列馆,以及“伊斯兰国家捐赠品特展”。
代表们不时和馆方进行交流,一张13至14世纪阿拉伯到刺桐城的路线图,引起他们的热烈讨论。耳边听着,代表们的眼睛和手中的相机也没闲着。
在昨日刚开展的“伊斯兰国家捐赠品特展”中,科威特、苏丹等国的代表还当场解说本国捐赠的藏品。海交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摩洛哥、突尼斯等国家的代表表示,会通过驻华大使馆等途径,捐赠本国的藏品,让它们也能在海交馆展示。
现场,利比亚博物馆的负责人,还带来本国博物馆的宣传单,和在场的代表及馆方进行交流。
多元文化融合印象深刻
参观完展馆后,黎巴嫩贝鲁特国家博物馆馆长感叹,对于信仰基督教的她来说,能在这里看到多宗教的融合,印象特别深刻。
埃及文物部副部长对海交馆的参观深有感触,他表示,展品是中阿交往的见证。在墓葬中,他看到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传统文化的融合。不论是古代遗存的物品,还是目前藏品的捐赠,他都能看出中阿的深厚友谊。同时,他也通过展览,了解到泉州穆斯林后裔生活方式的改变。此外,他还希望,展馆中能展示伊斯兰国家的书法作品,体现另一种伊斯兰艺术,他表示愿意提供复制品。
对此,泉州海交馆馆长丁毓玲认为这样很好,她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交流机会,“在以后的茶文化论坛,也计划邀请阿拉伯国家参加”。(本网记者 陈斯红 谢杨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