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槽罐车90度拐弯侧翻甲苯泄漏 6小时抢救排险

2013-10-19 08:58 来源:闽南网 0

装有甲苯的槽罐车在拐弯处侧翻

装有甲苯的槽罐车在拐弯处侧翻,致车上甲苯泄漏

  泄漏液体稀释后,引入沟渠

泄漏液体稀释后,引入沟渠

  环保部门进行采水化验

环保部门进行采水化验

  闽南网10月19日讯 昨天清晨6时40分许,一部载有28.86吨甲苯的槽罐车,在201线(沿海大通道)泉州泉港区盐田路口处,发生侧翻,罐内甲苯泄漏,阀门变形,司机被困驾驶室。

  接到警情,泉港区政府、公安、安监、环保、交通等相关部门人员先后赶到现场指挥、协调善后。被困司机已被成功救出并送医,泄漏甲苯已被控制。昨日下午1时许,事故现场已清理完毕。

  目前,相关部门已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事发现场】

90度拐弯侧翻甲苯泄漏

  昨日上午9时30分许,在省道201线(沿海大通道)泉港区盐田路口处,前后3公里都已设置警戒线,禁止来往车辆、行人通行。盐田路口中央绿化带旁,躺着那部装满危化品、侧翻泄漏的槽罐车。

  清晨6时40分许,该车经过90度拐弯后,向左侧翻倒地,车头左侧被摔得面目全非,驾驶座凹瘪变形,罐体与地面刮擦严重,部分阀门零件已变形。

  事发现场,车顶一处变形的阀门处,有一条黑胶管深入槽罐中,并顺延到另一部槽罐车的槽罐内。据了解,这是对槽罐内剩余的危化品进行倒灌、转移。

  事发路面,满地是带泡沫的黑色液体甲苯,一部挖掘机在路边开出一条近20米长的水渠,将带有恶臭味的液体引入水渠内。据现场救援人员称,侧翻的槽罐内共装有28.86吨甲苯。

【救援抢险】

罐体顶部阀门为泄漏口6小时抢险

  槽罐车侧翻后,车头变形,35岁的四川籍司机赵某被困驾驶室内,动弹不得。

  最初,救援小组试图使用液压扩张器、安全绳等工具,拓开狭小的驾驶室空间,但车头受挤压严重,很难实施。随后,赵某表示只是双腿被卡,急救人员现场打吊瓶。

  20分钟后,吊车赶到现场,在消防员的水枪、泡沫等措施掩护下,将侧翻车头微微吊起,待驾驶空间变大后,立即将赵某抱下车,并抬上担架,立即送到泉港区医院治疗。

  公安、消防、安监、环保等部门组成临时指挥部,协调抢险。“泄漏的位置位于车顶的阀门处,顶盖面积较大,致使现场无法实施堵漏”,泉港消防表示。据现场一名消防员介绍,为降低救援人员中毒危险,消防员通过喷水和泡沫降低泄漏物浓度。

  之后,大型吊机扶正事故车辆,并带离现场。

  直到当日下午1时许,环保部门对现场残留的泄漏液体进行清理、处置,事故车被安排在泉港区某危化品专业运输公司的停车场后,近6小时的抢险救援工作终于告一段落。

【监测调查】

环保部门取水检测安监立案调查

  在事发地点附近,沿着省道一线,还有大量盐田及沿海水域。

  据了解,泉州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泉港区环保局等技术人员已纷纷赶到现场进行检测。在现场,除了对现场的空气环境进行检测外,泉州市环境监测站还对周边的水域环境等水体进行采样。环保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空气中的甲苯较稀薄,还不会造成影响。目前,水域具体的污染情况还有待检测结果出来。

  另外,泉港区安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安监部门已就该事故立案调查,将在相关部门、机关(警方、环境)查清事情缘由、责任后,由安监局依法追究、查处。

  昨日中午,记者在泉港区医院见到驾驶该部槽罐车的司机赵某,当时赵某正在接受警方的讯问。

  据赵某介绍,这些甲苯是17日下午5时40分许,由他所在的厦门某运输公司承担运输的。当提到甲苯在运输时应注意的事项、审批条件时,他说只知道“易燃易爆”。

  据了解,按照相关规定,运输危化品,应由两人同时运送。赵某称他知道这条规定,但昨天清晨6时许,他与一名同伴休息一夜后,没有叫醒同伴,便自行押送并赶去惠安。(本网记者 史国亮 田米 通讯员 林林 罗兵 文/图)

□链接

  甲苯为何物?

  甲苯为无色澄清液体,微溶于水,易燃,易挥发,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低毒,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

  甲苯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的甲苯,可导致眼及上呼吸道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士月经异常等。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男子强行将女子塞进后备厢 原是小两口吵架
下一条:泉州将设国内唯一伊斯兰国家对华关系史展馆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