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半小时”亮相韩国光州 “东亚文化之都”今日授牌
闽南网9月28日讯 昨天,泉州访问团正式开始在韩国光州的交流之旅,“中日韩艺术节”也随之启动。这是获评“东亚文化之都”后,泉州代表中国,与日本横滨、韩国光州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为明年的深入交流拉开了序幕。今天将举行三城的“东亚文化之都”授牌仪式。
现场观众欣赏“泉州半小时”演出
梨园戏《陈三五娘·大闷》(资料图片)
抵达韩国光州时,泉州访问团的成员就感受到了主人的热情。在一些文化场所,能看到用中、日、韩三国语言书写的横幅,写着“共存·和谐面向世界的东亚文化之都”,以及“2014年东亚文化之都光州携手中国泉州市、日本横滨市”等字样,精心设计的演出海报也张贴在文化场馆外。
昨天晚上,“泉州半小时”与“横滨半小时”、“光州半小时”一起,作为“中日韩艺术节”的重磅活动之一,隆重推出。泉州访问团带去的五个节目提线木偶戏《闹元宵》、南音演唱《枫桥夜泊》、梨园戏《陈三五娘·大闷》、茶艺·石雕·舞蹈《蓝蓝泉州湾》、独舞《开元飞天》风格古朴。而日韩两城的演出则古朴中还带着现代风,比如横滨用现代芭蕾舞的表现形式,以大提琴伴奏,如歌舞剧一般灵动。(本网记者 吴月芳 叶碧玉)
★感谢读者谢小姐、刘先生供图,请联系海都热线通968111,领取稿酬各50元
专访
五个节目尽显泉州魅力
在泉州访问团25日起程赴韩国光州前,本网记者对“泉州半小时”导演蔡湘江进行专访。如何用半小时展现泉州的千年古韵?日本、韩国的观众将会欣赏到怎样的古城魅力?请听导演来一一解说。
记者:这场演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筹备的?
蔡湘江:8月26日,中国“东亚文化之都”的评选结果才刚刚揭晓。没过几天,泉州市就开始筹备了,到排练好节目,还不到一个月,时间是挺赶的。
记者:文艺演出的风格是如何确定的?
蔡湘江:演出整体时长一个半小时,每个城市半个小时,这是一早就确定的。韩国方面曾表示,希望我们泉州的节目能多一些歌舞元素。同时在节目中,我们肯定也应该突出泉州文化内涵,所以选节目时就往这方面去考虑。
记者:这么短的时间内,节目是如何挑选的?
蔡湘江:五个节目中,南音《枫桥夜泊》、提线木偶戏《闹元宵》、梨园戏《陈三五娘·大闷》都是经过多次国际性演出检验过的,演员也都富有经验,是泉州的经典节目。对于这些部分,只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行细排、提升即可。
独舞《开元飞天》是在原有的音乐基础上进行重新排练的节目。舞者模仿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里的飞天的造型,音乐中透露着异域风情,展现泉州多元文化宝库的包容性。
还有融入了茶文化和石雕工艺的歌舞《蓝蓝泉州湾》,更是直接体现泉州元素,而且还是韩国方面希望看到的歌舞表演。
记者:挑选这些节目,是不是考虑到日本、韩国的观众比较喜爱了解和欣赏这样风格的传统文化?
蔡湘江:这也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节目涵盖梨园、木偶、南音、歌舞、茶艺、石雕技艺等,在较短的演出时间内把这些泉州精华文化要素展示在世人面前。这些节目对其他地区的观众来说都是难得一见的,它们也是泉州作为新鲜出炉的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的魅力所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