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会邻里情” 请环卫工园林工人喝杯凉茶暖暖心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联合社区给城市美容师送“清凉”
喝着伍堡老姐妹送来的凉茶,吃着可口的菜头酸,这名环卫工人满脸欢乐
大中午能喝上爽口的凉茶,园林阿姨们真高兴
来自师院的志愿者给辛勤的园林阿姨倒茶送水
闽南网7月19日讯 “凉茶真好喝,菜头酸也很好吃!”尝过厝边们递上来的凉茶和菜头酸,55岁的环卫工范阿伯赞不绝口。
昨天上午,泉州市区虽没太阳高挂,但天气仍十分闷热。本报联合泉州市医药研究所及东淮、伍堡和金山等3个社区,带着做好的凉茶、凉品,走上市区的大街小巷,寻找城市美容师们忙碌的身影。
喝到凉茶,环卫工们都很开心,不够还能装一瓶带回去。热闹的奉茶场面还吸引了不少市民,大家纷纷围过来,喝一杯清热解暑的凉茶,再尝一块菜头酸,喜滋滋的。
至此,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和泉州市医药研究所联办的“凉茶会邻里情”活动圆满结束,但邻里情永不落幕。
社区煮的凉茶 环卫工很喜欢
昨天上午一大早,东淮社区居委会就忙开了。“这些凉茶是车前草、六角英和叶下红一起煮的。”东淮社区的工作人员说,草药是郑副主任亲自去采的。煮好的凉茶满满地装了一个铁桶和6个大塑料瓶,海都报送清凉车队载着社区满满的“清凉”,穿行在社区大街小巷,给环卫工人送去,让他们消暑解渴。
46岁的环卫工人汪享庆来自江西,他头上戴着斗笠,不停地用脖子上挂着的毛巾擦汗,来自泉州师院的志愿者小刘赶紧给他倒了一大杯凉茶。“好喝!就是有点烫!”实在的汪享庆笑得很开心,把他的老乡严梅芳也吸引过来喝凉茶了。
46岁的莫光菊和43岁的莫光珍是来自四川的一对姐妹,喝到社区煮的凉茶,姐妹俩很高兴。“我们来泉州工作一年了,平时工作的时候渴了就会喝点开水。”妹妹莫光珍接过凉茶,顾不上和我们多聊几句,就忙着到街道另一头打扫卫生了。
金山社区的刘大姐则毛遂自荐,为环卫工们准备了“牛筋草、六角英、白花蛇舌草、金边莲和万应草”凉茶。昨天早上,看到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给自己倒凉茶,环卫工田师傅脸上绽开了笑容,接过凉茶,一饮而尽。另一名环卫工人李友勤师傅说,天气热,他的工作服每天都会被汗水浸湿。
伍堡老姐妹 蹬三轮车送凉茶
大家还记得本网报道的“伍堡老姐妹”吗?听说要给环卫工人送凉茶,老姐妹们都很支持。昨天凌晨4点,倪阿婆就早起洗草药、煮草药,整整煮了五大锅。辛苦了一早上的倪阿婆一点也不邀功,“她才辛苦,这些鬼针草都是她采的!”倪阿婆指着旁边的陈阿婆,笑眯眯地说。
等到上午10点,开始送凉茶,陈阿婆蹬着三轮车载着一大桶的凉茶穿行在社区,后面跟着一群老姐妹,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好不热闹。
看到正在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黄山旺,阿婆们赶紧倒了一杯凉茶送上去,黄山旺接过杯子,杯里的凉茶还没喝完,菜头酸又递过来了,“好喝,好吃!”朴实的黄山旺用这些简单的词汇表达他的感谢。55岁的环卫工人范朝凤来自江西,第一次喝鬼针草,也是第一次吃菜头酸,却很喜欢,走前也是连声说谢谢。
辛勤的园林阿姨 排队来喝茶
昨天,除了环卫工,我们还将社区多准备的凉茶和菜头酸送给在马路上种花草的园林工人们。在丰泽街丰泽广场附近,20多个阿姨正在整理道路两旁的花圃。一问才知道,阿姨们都是南安人,最近因为台风,很多树木都被破坏,她们的工作量也加大了,大中午的还忙着。
园林阿姨们放下手中的活,向送茶点围拢过来,接过志愿者送上的凉茶,直呼好喝。一位园林阿姨还打趣说,“喝了可以变年轻吗?那我要多喝点!”大家说说笑笑,忙里偷闲了好一会儿。有的阿姨还带了空瓶子来盛,不一会儿,一大桶的凉茶就见底了。
送凉茶的活动还吸引了许多路过的市民,他们也停下来要杯凉茶喝。骑着自行车路过的市民老谢一看有解渴的凉茶喝,忙把车停一边。“菜头酸很脆又很甜!”喝着凉茶配着菜头酸,老谢赞不绝口。
□记者手记
一杯凉茶
喝出暖暖心意
和我们一起送凉茶的是两名大学生志愿者——来自泉州师范学院的刘蔚林和刘晓玉。他们都不是泉州人,暑假留在泉州的社区做志愿者。两名志愿者和我们的奉茶车队一起走街串巷,倒茶送水,笑容亲切,在炎热的夏日,好像一股清风拂面。刘晓玉说:“送凉茶是组织者表达爱心的一种方式,环卫工人大都来自外省,他们为泉州建设做贡献,我们想让他们融入泉州,给他们家的感觉。”刘蔚林则被社区阿姨们的用心感动:“听说阿姨们4点就起来煮凉茶了,菜头酸做好了还要提前7天放在冰箱里。”
是啊,用心的关怀,是最让人容易接受和感动的。这群城市的美容师,起早贪黑,为这座城市的美化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尤其是酷热的盛夏,他们常常顶着烈日高温工作,即便是台风来了,那些四处飘散的垃圾和残枝败叶,都要他们一点点地清扫干净。
这次“凉茶会邻里情”,把清凉带给这群最可爱的城市美容师,是我们向他们致敬的一份心意。而社区和居民们的心意,我相信也真真切切地传递给了他们。通过一杯小小的凉茶,喝进口中,暖在心里。(本网记者 张帆 吴佳弘 郭韶东 谢明飞 实习生 宋冰冰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