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中心城区拟建4处主题公园

2011-10-20 08:21 来源:东南早报 0

 

  中心城区绿地规划结构图(庄丽祥 翻拍)

  一座座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各类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之外,还承担着城市之“肺”的功能。此次《泉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中,把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作为“重头戏”来修编。 

  未来20年,一批主题公园、街头绿地将在中心城区修建,与沿河、沿江的防护绿地,构成980平方公里环湾核心城区的公园绿地系统。  

  根据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30年,城市人口规模280万人,人均公园绿地不少于13平方米。

  《城市绿地规划》中规定,根据各类公园绿地的性质、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具体服务半径分级如下:全市性公园:服务半径2500米;区域性公园:服务半径1500米;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服务半径500—1000米,小区游园300—500米;街旁绿地:服务半径300—500米。

  结合相关规定,确立未来20年泉州城市公园绿地指标为:近期(2010年—2015年)公园绿地总面积2406.6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12.03平方米;中期(2016年—2020年)公园绿地总面积3157.4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15.04平方米;远期(2021年—2030年)公园绿地总面积4325.2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15.45平方米。

  此外,中心城区将在现在29处街头绿地上基础上,规划期内还将新增51处的街头绿地,总面积15.64公顷。

中心城区拟建4处主题公园

  中心城区在规划期内拟新建灵山、郑成功、泉州少林寺、浦西滞洪区等4处主题公园,面积97.43公顷,结合各自地域文化特色,进行规划建设。  

  ●灵山公园:位于东湖街与坪山路交叉口西南侧,规划面积10公顷。灵山圣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利用现状良好的植被状况和伊斯兰史迹,建设成专类公园。 

  ●郑成功公园:位于坪山路与安吉路交叉口东北侧,规划面积62公顷,现已建成4.78公顷,规划扩建面积57.22公顷,将以郑成功雕像、郑成功生平事迹和当时历史背景为主线索,依托大坪山良好的自然资源,建成纪念性主题公园。  

  ●泉州少林寺公园:位于省道307线与少林路交叉口东侧,规划面积8.04公顷,规划着重体现禅宗少林武术精神和弘扬少林文化为特色的专类公园。  

  ●浦西滞洪区公园:位于江滨路与刺桐路交叉口西北侧,规划面积17.39公顷,利用原有的滞洪区,进行改造设计,建成水生植物展示园。

南北渠晋江洛阳江 构建滨水防护绿地

  ●南北渠:沿南高渠两侧控制30米宽以上的防护绿带,减少周边用地对水质污染;北渠流经北峰丰州组团、中心城区、东海组团和城东双阳组团,其中北峰丰州组团段两侧控制宽30米以上防护绿带,城东段两侧控制10—15米宽以上的防护绿地。

  ●晋江防护绿地:上游为水源保护区地,除公园绿地外,江两侧控制不少于30米绿地,以防护和固堤;水源地两侧控制100米林带。

  ●洛阳江防护绿地:分成三段,首段为洛阳桥闸上游河道岸线,为城市水源地保护范围,结合水源涵养林建设防护绿地,两侧控制绿带不小于100米;第二段为洛阳桥闸至乌屿大桥,主要为红树林保护区、桃花山海滨水禽核心区,结合红树林保护区、水禽核心区,建设防护绿地;第三段为乌屿大桥至跨海大桥段岸线,结合城市功能用地建设防护绿地,局部地段设置滨水观光带,配置必要服务设施,做到防游结合。

◆相关新闻

  GPS全球定位  古城“活文物”

  城区禁止移植一级保护古树名木

  被称为“活文物”、“祖母绿”的古树名木,是一座城市独特、不可替代的风景资源。

  据悉,泉州市区现有百年以上的古树234株,树种主要是榕树、重阳木、龙眼、桑树等。规划中提到利用GPS全球定位技术,准确定位和标记每棵古树名木,收集详细的原始资料,整理存档;定期检查其生长情况,对于生长较差的植株,实施生长恢复计划。

  确定专门管理人员负责古树名木资源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其中一级保护的古树名木至少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查;二级保护的,至少每六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同时,禁止移植一级保护的古树以及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名木。因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确需在古树名木保护区内施工的,应当征求绿化主管部门的意见。 (记者林福龙)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凶魔获死刑 受害者母亲砸鞋泄愤
下一条:山美灌区:河段保洁最糟糕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