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清除市内"到此一游" 市民掏腰包奖励金点子

2013-05-30 09:20 来源:泉州晚报 0

  28日,本网报道前往埃及卢克索旅游的南京中学生丁锦昊因在神庙雕塑上刻下“丁锦昊到此一游”,在网上关于游客文明素质的讨论四起。在泉州市一些景区、公园,刻字涂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消除景区乃至城市不文明“污点”,泉州晚报联合团市委、市市政公用事业局等单位将开展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唤起市民共同呵护城市文明的意识。

  28日,报道见报后,一些市民纷纷致电表示,景点、公园、街道两旁景观行道树等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展示窗口,除了法律手段约束,还要提升游客、市民的文明意识,共同营造呵护城市文明的氛围。

  为落实“深化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动员全社会关爱城市环境,倡导文明行为,共建文明城市,本报与团市委、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市园林局、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决定联合开展系列活动。

  目前,志愿者们正在对景点、公园、市区街道进行走访,搜寻不文明行为遗留下的“污点”。随后,主办方将组织志愿者前往景点、公园、街道两侧行道树等地方,清理清洗乱刻字乱涂鸦等痕迹,还树木、雕像、护栏等清新面貌。

  活动还将开展“呵护绿色生命共创文明城市”青年志愿服务行动,让“绿色文明、绿色消费、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成为市民的良好习惯和自觉选择,成为泉州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市创建的助推器。活动将倡导市民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参与城市社区、公园的义务植树活动,自觉参与城市街区干道植绿护绿、绿化美化行动,自觉对在行道树上挂晒衣物、在街道绿化设施两边乱堆垃圾、摆摊设点等破坏绿色植被行为说“不”。

市民支招
设留言墙疏导加大违法处罚

  我市景点被游客乱涂乱刻的现象屡屡可见,如何根治这一问题引发市民和网友的热议。大家普遍认为,除游客提高素质外,景区也应采取措施,开设涂鸦墙疏导,同时依靠法律约束,加大违法成本。

  清源山管委会有关人士介绍,清源山老君像,除了通过护栏把石刻造像保护起来,不让游客靠近外,还设立监控探头,对一些重要区域进行24小时监控,防范乱刻画行为发生。“对于一些不可再生的文物,更要严格监控,不要让刻画发生了再来追究。”市民叶小姐建议,一些景点可以学习交管部门,在入口处、显著区域设置类似“您已经进入监控(测速)区域,请勿吸烟、乱刻画、吐痰”等提示牌,震慑那些想做不文明行为的游客。同时,在旅游旺季,请志愿者在景区进行适当的引导。

  也有市民建议,大坪山管理处参照此方法,将郑成功骑马塑像围起来,一则出于安全需要,还可以防止游客刻画。“目前塑像所在的位置,没有护栏,也没有台阶,斜坡不小,游客上去、下来都比较危险。”

  “景区能否设立一个专门的留言区、涂鸦墙?”市民何先生说,刻字的确是素质问题,但是一些景点确实很美,尤其是那些第一次来游玩的游客,可能感触很多。设置留言区、涂鸦墙,让游客有地方“发挥”,胡乱刻画的现象应该会减少很多。

  此类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之所以不断出现,还有一个原因是违法成本几乎为零。由此,一些人士认为,减少乱刻现象,需要道德规劝,也需要法律介入。

  福建温陵律师事务所主任肖志云律师介绍,对于在景点、建筑上乱刻乱画,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但在我国,古建筑所有权性质一般为国有,所有权单位为某个风景区,因此在古建筑文物上刻字划痕,实际上侵害了所有权的完整性,是对风景区所有权的一种侵害,所造成的损害是要赔偿的。

  对文物造成不可弥补损失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肖律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实施细则》,第64条第(二)款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记者 廖培煌 张君琳)

相关新闻
《旅游法》10月1日起实施——

量化制裁不文明旅游行为

  昨日,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旅游法》上月颁布,将于10月1日起施行。该法对游客文明出行进行了明文规定。这意味着,在景区内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将由现在的道德约束上升到法律制裁。

  据介绍,该部法律首次明文规定导游要劝阻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导游在带游客游玩景区时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向游客告知和解释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游客健康、文明旅游,劝阻游客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旅游法》对游客文明出行提出很多要求,要求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市旅游局质量监督管理所所长刘鹏林说,《旅游法》是一部酝酿30多年,历经三次审议的综合性法律。其施行后,将有配套的细则,对游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及处罚措施进行详细规定。今后,游客如果出现不文明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罚款。(记者 王金植)

他山之石
同心锁许愿铃满足游客留念需求

  据了解,国内一些景点也在这方面作尝试。在东方明珠塔上的太空舱内,游客可以在电子许愿墙上输入自己的名字和祝福,完成后游客将获得一串唯一的编码,数年后再次来到这里,还能凭编码看到当时自己写下的话;在黄山等一些景点,针对情侣等推出的“同心锁”,同样能满足部分游客在景点留念的需求;在丽江古城的玉河广场,长廊上挂满了“东巴许愿风铃”,供南来北往的游客写下心语心愿。(培煌辑)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坪山路高架桥下乱象多 违建铁皮搭盖架锅煮饭
下一条:泉州滨江北路启动景观提升 打造滨水生态文化风景线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