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坚强顾家的秋玲出嫁了 感谢所有曾帮过她的人

2013-05-20 07:42 来源:闽南网 0

临出家门,父母跟秋玲都忍不住落泪
临出家门,父母跟秋玲都忍不住落泪,女婿安慰说,会与秋玲一起照顾家人

记者赶到秋玲家,为他们送上祝福的鲜花
昨日凌晨4点多,记者赶到秋玲家,为他们送上祝福的鲜花

好心人潘先生(中)专程来参加秋玲的婚礼
好心人潘先生(中)专程来参加秋玲的婚礼

  闽南网5月20日讯 还记得曾秋玲吗?

  父亲肢体残疾,母亲和妹妹智力残疾,她年仅13岁就辍学打工,撑起一个家。2011年10月,这个坚强的故事经本报报道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昨天,已经22岁的她要出嫁了,老公也是个顾家的人,表态会和她一起分担压力,照顾家人。秋玲再次委托记者,谢谢所有帮助和关心她的好心人。

老公很顾家 愿分担生活压力

  为了见证这场婚礼,昨天凌晨3点,记者就驱车赶到丰山镇芹坂村林果场,秋玲一家的住处。

  见到记者,秋玲的家人很意外。我们奉上一束鲜花,祝小两口今后的生活如花般充满生活的香气。秋玲很开心,连声道谢。

  丈夫小宋和她自小相识,但没打过交道。小宋的父亲和秋玲的父亲、二叔是至交,看着秋玲长大,很欣赏她。去年,经小宋父亲撮合,两人开始接触。小宋这才发现,这个女孩和同龄人不一样,“顾家、懂事”。他看着秋玲,呵呵笑着说,约会时,他曾想帮秋玲买衣服,但每次秋玲都说别浪费了,还有衣服穿,她从来不提什么要求,都说能节约就尽量节约。

  小宋说,秋玲的家境自己也知道,愿意跟她一起分担今后的生活压力。

好心人参加婚礼 祝愿日子会更好

  早上7点多,按照闽南习俗,送嫁姆开始安排具体“出阁”事宜。

  趁着间隙,秋玲拉着小宋跑进父亲的房间。想起女儿的种种好、种种不易,老两口老泪纵横。秋玲哭着安慰父母,夫家离这里车程只有5分钟,自己会像以往一样,照顾好家人。小宋帮老丈人擦去眼泪,说自己和秋玲还住在林果场的房子里,还像秋玲当初一样,照顾爸爸妈妈。

  昨天,长泰的好心人潘先生也专程来参加婚礼。他常来看望,送些营养品。看到秋玲有个好归宿,他很开心,祝她以后生活美满,相信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上午9点,在送嫁姆的牵护下,新娘上轿。鞭炮声响起,带着全家人和热心人士的祝福,大红新娘轿一颠一颠地走向新家……

【一年多来的生活】

好心人仍惦记秋玲再次致谢

  自从2011年12月27日,秋玲搬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这些日子里,她过得怎样?

  秋玲说,之前一家4口住在不足2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逢雨天就漏水,常担心会不会哪天就倒了。自从搬进新房,住得宽敞,心情也好了许多,“大家都说我们改变很大”。

  搬家后,她就回到芗城石亭的钟表厂上班,老板特意给她涨了200元工资。她对工厂很有感情,可去年,妹妹犯病,父亲不时摔倒,她被迫辞职,回到丰山开发区上班。

  一直以来,秋玲都心存感恩。如今,好心人夏爷爷和一个不知名的爷爷还不时会寄钱过来。遗憾的是,另外一个爷爷,至今她还不知道名字。而平和的萧女士和漳州市区的钟女士,也常给她打电话,鼓励她要坚强。“能有今天,我真的很谢谢大家!”

【新闻回顾】

  2011年10月21日,本报《13岁那年她撑起了一个家》,第一次报道曾秋玲所面临的困境。她的不幸和坚强让许多人动容,不少网站转载,热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有人表示要长期援助;有打工者特地从深圳乘车9个小时,到华安看望;更多的人,在微博上为她加油。

  由于秋玲家的老房子小,下雨就漏水。2011年10月25日,时任华安丰山镇镇长的罗永生表态,将原地帮秋玲翻修房子,好心人潘东平表示房子修完,要帮忙装水泵。

  2011年10月27日,报道后的第7天,由于房子太老无法翻修,镇政府决定腾出林果场的三间房子,给秋玲一家住。

  2011年12月27日,秋玲一家搬进丰山镇林果场场部三间整修一新的房子。她写了一封感谢信,委托本报记者向所有帮助她的人表达谢意。(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曾炳光 杨清竹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二院东海院区一期工程已收尾 争取5月底完工
下一条:泉州男子生意不好下水轻生 女友跟着跳河溺亡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