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特华府首捐一个休息站 环卫工累了可以歇歇脚
九一街上,一名环卫工在路边打盹
冉丛卉一听说要建休息室,笑了
闽南网5月15日讯 57岁的她,长期弯腰清扫路面,落下了腰伤,可说到孩子,她总是一脸幸福的微笑;60岁的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忙得连扒口饭的时间都没有,只为贴补俩儿子结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能建一个休息站,累了歇歇脚。
昨天起,本报联合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泉州市卫生考评中心等部门发起倡议“给环卫工人一个‘爱心休息站’”,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泉州康特华府大酒店负责人带头捐建了一座环卫工人休息站。今天起,丰泽区骊特房产中介公司的7家店面,也将给环卫工免费续水,免费供应防暑降温物资;鲤城区总工会则表示,凡是鲤城区新建的环卫工人休息站,他们将配置饮水机、桶装水、医药箱等物品设施。
即日起,您可以拨打本报热线968111,表达您的爱心,也欢迎有条件的沿街商家或单位,开放传达室或一个小空间,给环卫工人一个歇脚的空间。
“有个休息站当然好,但千万不能只为我一个人设”
冉丛卉,57岁,四川人,2年环卫工龄
昨日下午3点,泉州市区通港街森林公园路段,只有一个孤单的橙色身影。头戴遮阳帽的环卫工人冉丛卉一边揉着腰,一边清扫路面,不时驻足擦去脸上的汗珠。从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到后渚大桥三四公里的路段,是冉丛卉的责任区。因为附近工地多,每有工程车驶过,总会留下渣土的痕迹。冉丛卉得拿铁锹一点点铲去。一天就能装满15桶垃圾,一桶有五六十斤。
因为长时间弯腰清扫,冉丛卉患上了严重的腰伤,走一会儿就要歇歇、揉揉腰部。工作量大,不允许她经常休息,她只能在路边找个阴凉处坐坐;下雨天,她就跑到森林公园里的亭子躲雨。夏天天气热,她就带壶水,休息时解解渴。
每个月2000元的工资,冉丛卉都要掰着花。一个月能省下来的也就1000元。她都贴补给老家的女儿。
尽管如此,冉丛卉却从不多占便宜,“如果附近能有个专门的休息站当然好呀,但千万不要只为我一个人设,大家都同意才好”,朴实的她说。
“饭冷了,有地方加热,累了能坐坐抽口烟,就是最好的享受”
骆振兴,60岁,四川人当环卫工10多天
昨天下午3时半,森林公园绿化带处,黝黑的皮肤,花白的头发,骆振兴嘬着最后一口烟,准备再启程。骆振兴负责捡拾绿化带里的垃圾,从宝珊花园绵延至后渚立交桥十多公里。
尽管当环卫工只有10多天,骆振兴却特别认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每天,他都骑着自个儿买的三轮电动车,往返负责路段,捡拾垃圾,垃圾桶就安置在电动车上。
“一趟大约要花5个多小时,每天要来回2趟。”骆振兴说。算起来,他们一家来泉州已经十年了,老伴多年前去世后,他就和两个孩子租住在北师大附中附近。因为离工作地点较远,他总是早早起床煮早饭吃,然后带一份在身上,作为午餐。
两个孩子工资不高,还都没娶妻生子,所以他坚持出来工作。尽管累点,但他觉得要是能有一个环卫工人休息站,饭冷了,有地方加热,累了,可以坐坐抽口烟,就是他最大的享受。
【爱心互动】
昨日,位于泉州侨乡体育馆的康特华府大酒店负责人郑依灼致电本报,想捐赠一个环卫工人休息室。他介绍,两年前,他曾来泉州考察,考虑进驻泉州市场时,泉州留给他的是“脏、乱”的印象。这两年,泉州市容市貌改变特别大,特别是路面卫生干净了,他认为,这与环卫工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因此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事。
郑依灼说,环卫工一年365天都在路上,每天,天还没亮,他们已经走上街头工作了。在这座城市里,他们似乎很不起眼,却一直在默默无闻地付出。如果有一天,城市没了他们,可能就乱了。他觉得,对企业而言,捐建一个环卫工人休息站,并不是一笔很大的投入。对环卫工人来说,能在累的时候,有个歇脚的地方,就足够了。
鲤城区总工会将配置饮水机、提供药品
昨天,鲤城区总工会的负责人说,只要鲤城区环卫工人“爱心休息站”建成,他们愿意配置饮水机、桶装水、医药箱、防暑药品、针线包等物品,为休息站贡献一份力量。
泉州骊特房地产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季小姐也致电本报,他们公司在丰泽区共有7个门店,都是在街道或者小区路边,适合为环卫工免费续水等。
从今天起,环卫工人就可以到丰泽辖区7个门店免费续水了。公司总经理游健文希望能带个头,让更多有爱心的人士加入进来,给环卫工人一个爱心休息点,让他们歇歇脚、喝口水。
【部门动态】
两区均有规划因资金问题搁浅
记者昨天从鲤城区环卫所了解到,自去年8月份,该区首个环卫工人休息站建成后,他们也想推广这一模式,已规划布局了40多个环卫工人休息站,打算分两期进行建设,但最终因资金等多因素影响,目前仍在规划中。
丰泽区环卫所王所长认为,建环卫工人休息站容易,后期维护问题最关键。一旦维护不到位,可能出现利用率低,或是成为流浪人员常住所的现象。所以,他们打算将环卫工人休息站设在公厕附近。王所长解释说,这主要是考虑公厕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可一并管理休息站。不过,他们将首先提高环卫工人工资福利待遇等,考虑到资金投入,由财政出资、全面推广建设环卫工人休息站,还需等待。
采访中,两区环卫部门均表示,欢迎社会各界都来举荐环卫工人休息站地点,他们也将根据举荐的地址,前往调查核实,看是否适合建休息站。
【市民声音】
设“点”还是“站”要因地制宜
市民吴女士:夏天时经常能看到环卫工人,累了就直接在马路上打个盹,确实很不容易。建一个休息站毕竟要考虑到场地等因素,如果暂时没有条件的话,沿途商家能否多设一些休息点,供他们歇歇脚是最好的。
环卫工祝福生:我自己负责的是背街小巷的环卫,附近居民都挺热情的,我家也住在附近,吃饭、喝水并不是难事。我觉得,建一个休息站要根据实际情况,可能新区或繁华的主干道上,更加需要休息站。如果是背街小巷的,设休息点比较合适。
□征集令
如果您觉得哪里适合建环卫工人“爱心休息站”,欢迎您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举荐。如果您愿意为建“爱心休息站”献一份爱心,欢迎您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每一份爱心,我们都将在报纸上逐一体现,确保“爱心休息站”捐资和建设的透明性。
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环卫工人休息站占地面积不需要太大,大约6平方米就可以满足;考虑到环卫工的需求,休息站一般靠近繁华主干道,还要是可以配备水电的地方。他同时呼吁,如果暂时没有条件设置休息站,沿街商家或单位,可以开放传达室或一个空间,暂时解决一线环卫工人的休息问题。(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丽娟 苏碧蓉 黄谨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