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津淮街多个品牌服饰“出走” 20余间店面闲置
津淮街上原本占了三间店面的“JACK&JONES”已经关门
闽南网5月14日讯 这几天,路过津淮街后坂路段时,不少市民都会感到惊讶。原来繁华热闹的商业街,最近却出现店面集体闲置,数百米街道,有20余间店面招租或关门。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网购、大型购物广场等新消费模式的冲击外,以高端服装为主的津淮街,正从品牌服装企业的布点“宠儿”,进入被重新抉择和考量的范畴。近两年服装行业的清库存以及关店潮,正对仰赖其生存的传统街区进行重新塑造,服装品牌扎堆的津淮街,成为此轮调整影响下的商圈缩影。
现状
多品牌撤离津淮街
最近,站在津淮街的路口,你会很容易怀疑自己是否走错地方。这条位于田安路和温陵路之间的数百米商业街,一直受到高端服饰和家居用品的青睐,哥弟、利郎等品牌服饰及多家银行扎堆,近期却显得十分冷清。
在地理位置最为优越的津坂路口,“5+”、“JACK&JONES”、“TRENDIANO”等品牌店面全部撤离;100米外,左岸服饰的300多平方米旗舰店已全部清空,正在对外招租。而此前,这些品牌服饰店几乎都占有两三间店面,每间店面的面积在50平方米左右。它们走后,留下了10余间店铺等待接手,以2个门面或单个门面为主的小店也有数家闲置。记者连日走访发现,空置的店面超过20间,有的挂着“招租”,有的则直接关门。这种情况,与本报此前报道的《一公里涂门街近30店面关门转租》如出一辙。(本报去年10月12日曾作报道)
探因
各大品牌的战略调整
与涂门街仅有一个天桥之隔的津淮街,一直是业内看好的泉州市区核心商圈。两者都以销售鞋服为主,是不少泉州人的逛街必经之地,只是前者偏重中档服饰,后者则以高端品牌服装为主。但在门店空置背后,它们都在经历相似的困境。
“从去年开始人流量就差很多,市场很萧条。”津淮街一家女装店店主说,以前的一些老客户,现在都转向万达等大商场,淘宝网店的超低折扣,也拉走了很多生意。
这些品牌商家为何搬走?房东的解释是,“5+”、“JACK&JONES”、“TRENDIANO”等品牌近期陆续搬进万达广场,未再续约。记者从上述品牌的代理商、厦门百轮服饰了解到,撤走的原因首先是与业主的合同到期,其次是品牌战略性调整。津淮街门店为何被撤,百伦服饰则不愿回应。左岸服饰关店同样与商家策略有关,据了解,左岸服饰在打锡街已有一间旗舰店,公司布点调整后决定关闭津淮街门店。
“这几年的库存高,全国的各大服装、运动品牌都在进行战略性调整。”泉州恒强地产私家顾问赖河水分析,在泉州,多数服装品牌适当关掉非主流门店,实际上是战略性萎缩。
消费习惯的改变?
在记者的采访中,“消费习惯改变”的说法也多次出现,泉州多家大型商场的进驻,正在对泉州人传统“逛街”模式产生影响。“大型商场的集群性和餐饮等业态,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流量。”赖河水说。
来自泉州市统计局的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显示,今年1~3月,泉州的消费需求缓中趋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461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61.61亿元,同比增长23.6%。
泉州市统计局相关人士分析,“限额以上”指年商品销售总额在500万元以上,同时年末从业人员在60人以上大型零售企业,可以粗略理解为“商场”,限额以下则可粗略理解为“商业街”。
泉州市区的数据则更加明显。在鲤城(不含开发区)、丰泽两区,从2012年10月泉州万达广场开业至今,大型零售企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环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只有过年时出现了小波动。
“大型消费市场的增势明显,而市民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泉州市统计局相关人士分析,原来有很大一部分泉州市民习惯“逛街”,但是这个人群正在慢慢递减。“目前很难认定泉州人到底更喜欢在哪购物,年轻人喜欢逛商场,老一辈人仍以逛街为主,各有各的定位。”
影响
传统街区重塑
各大鞋服品牌前两年的扩张,促进了泉州众多商圈的发展,津淮街、南俊巷正是上一轮发展的受益者。此轮调整,也正对仰赖其生存的传统街区进行重新塑造。记者了解到,在津淮街的几间空置店面,目前已有超市和银行准备接手,而其他空置店面是否仍吸引服饰店进驻,目前还是未知数。
不止津淮街面临商家的重新洗牌,泉州市区其他传统街区也在历经考验。“经营商家的调整,意味着整条商圈都必须跟着调整。”赖河水说,在其近期经手的几个案例中,泉州某男装品牌关闭了2家门店之后又新增了一家,打锡街某女装品牌原本占用了3间店面,但是最后也缩减至一间店面,每年可节省60多万元租金。
“津淮街的调整应该是短期的,毕竟这个商圈在投资者眼里还是十分抢手。”赖河水认为,在泉州,运动品牌有所萎缩,但是女装、餐饮、婴幼儿用品等销售市场仍然在扩张。
租金和转让费降低
这些店面的集体闲置,也为投资者带来了利好消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往年逐年递增的商铺租金,因市场调节开始“按兵不动”,有的甚至降低租金。根据中介报价,津淮街左岸服饰的300平方米店面,目前每月租金为3.8万,而前几年仍然要4万~5万元/月。
除了租金,以往动辄10多万元的商铺转让费,也有逐步降低的趋势,有业主甚至打出“免转让费”的招牌。记者以租客身份与多名招租的业主联系,除了一家因为带货转让需要10多万元,个别业主会收3万元以内的转让费,多数业主都表示不需要转让费。
“津淮街上一些商铺还没租出去,首要原因就是租金太高。”赖河水说,综合市场环境等因素,津淮街商铺租金的合理价位在100~200元/平方米,一些业主可以适当降低租金,盘活商圈。(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林淑芳 谢杨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