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法花美社区大学生“爱心家教” 8年坚持免费辅导
志愿者们采用一对一辅导方式辅导孩子功课(志愿者供图)
闽南网3月29日讯 小孩学习成绩上不去,怎么办?许多家长首先会想到请家教。可家教收费不低,水平还参差不齐,后顾之忧种种。
在华大街道的法花美社区,那里的学生和家长很幸运,因为那里活跃着一支来自华侨大学法学院的“爱心家教”志愿服务队,免费为辖区的中小学生辅导功课。8年来,尽管志愿者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这个传统始终保持着。
今年,“爱心家教”又组织了30多名大学生,每周日上午到社区为学生辅导,风雨无阻。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这群热血的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收获了成长,成为一个懂得坚持、负责任的人。
李程龙:当志愿者,必须热情、负责
耐心坚持负责任
做好家教不容易
今年大三的安徽小伙李程龙,是华侨大学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长,也是这支“爱心家教”队伍的组织者之一,参加过多次家教活动。
“今年参加爱心家教的志愿者有30多名,每周日上午固定给小朋友们辅导2个小时,采用一对一辅导的方式。”小李说,每学期开学,法花美社区会帮忙统计社区内需要家教的学生,然后根据反馈信息,他们开始在学院里宣传“爱心家教”。
小李说,每年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涨,尤其是大一新生,是他们重点征集的对象。
“我们会事先告知报名的同学,爱心家教最少要坚持1年,而且没有回报,然后再了解每个人擅长的科目,再进行分配。”小李说,面试中还要考验大家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模拟一些场景。
“我也参加过几次辅导,很喜欢跟小朋友交流,每次辅导的2个小时内,我们一般会先辅导功课,最后再和他们一起玩游戏,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小李表示,加入“爱心家教”队伍的同学,必须热情、耐心、坚持、负责。
陈嫡:跟小朋友相处,脾气也变好了
风雨无阻做家教
收获成长与感动
大二的贵州女孩陈嫡就是这样一名负责任的“爱心家教”。刚入学,她就主动报了名,成了“爱心家教”中的一员。
“大一的课程少,做家教的初衷其实是打发时间,同时也锻炼一下自己。”一年下来,小陈坚持每堂课都到位,“大家都是风雨无阻的”。
小陈负责辅导的对象是一个叫小珊的女孩,今年读小学五年级,成绩不是很理想,其中数学最差。为了教好小珊,除了周日上午的那次固定辅导,小陈还额外给小珊“开小灶”,每周五、周六晚上到小珊家辅导功课。“在家里她会感觉比较放得开,效果更好一些。”
教了大半年,小珊的学习成绩总算有进步。除了教学习,小陈还会把自己的一些生活和学习经验告诉小珊。“她性格很内向,我就劝她平时多出去玩,有空我也会带她一起出去。”
小陈的尽责让小珊一家很感动。“第一次去她家,她爸妈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晚餐,这让我很感动,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做爱心家教让我的责任心变强了,以前我是一个挺懒散的人,现在做事情也更有规划,毕竟要给学生们树立好榜样嘛。”小陈笑着说,她的脾气好像也变好了,以前说话太直接,跟这群小朋友相处,更注重方法。
乔彦军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
辅导孩子学知识
让志愿者更懂爱
法学院团委的老师乔彦军,3年前接手爱心家教,除了招收、培训学生志愿者,他还常常跟志愿者下社区,看望参加家教的孩子。
在乔老师眼中,参加爱心家教,不仅能帮困难家庭和外来工子女辅导课程,还可以教他们唱歌、跳舞、做游戏,鼓励孩子们勇于表现,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乐观、活泼。
大学时,乔老师在西安读书,当年,他也是个积极的志愿者,跟同学们一起做爱心家教。当年做志愿者的记忆,依然清晰地记在脑海中,他们经常搭公车,到离学校不远的一个社区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家教了一两年,乔老师离开时,社区的孩子们都不舍地哭了。他说,现在,华大的志愿者跟法花美的孩子们,也有深厚的感情,每次一批志愿者离开时,离别的情景都让人感动。
“教孩子们的同时,学生志愿者也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乔老师说,学生志愿做爱心家教,帮助孩子们的同时,也让志愿者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更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活状况,从而使他们更懂得珍惜生活,懂得回报社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张帆 林继学 李秋云 谢杨 实习生 苏文标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