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68岁阿伯庄文山画古城街巷 展泉州内涵

2013-03-28 09:57 来源:闽南网 0

老庄认真地给新作品“泮宫牌楼”构图
老庄认真地给新作品“泮宫牌楼”构图

泉州酒店和古大厝,历史与现实的冲突
泉州酒店和古大厝,历史与现实的冲突

  闽南网3月28日讯 “白丁”是庄文山的笔名,68岁的他,住在泉州市区开元街道华新社区,虽然只上过小学,却画得一手好画。

  两年前,老庄开始画古城街巷。画里不只有景,有闽南文化,还有他的心情,他希望自己的画可以从不同角度表现泉州的文化内涵。而这些,恰是这座城最宝贵的。

越是小街巷越有历史积淀

  家中画室里,关于闽南文化的画作占了半壁江山,泉州酒店、西教堂的屋顶、井亭巷里的城心塔、急功尚义坊……这些老泉州人熟悉的建筑是老庄两年前开始创作的。

  第一件作品,取景自厨房窗外的泉州酒店。“酒店高楼,豪华又高级。不过对普通百姓来说,在自家的陋室里住着,也是别有一番乐趣。所以我就在酒店前特意画了座古大厝,营造出历史与现实的冲突,再配句图说,各居其所、各得其乐。”聊着聊着,老庄来了兴致,也打开了话匣子,依次对作品介绍起来。

  “往事并不如烟”,画的是西教堂和附近的古厝,那里装满老庄年少时半工半读、青葱岁月的回忆。“小巷深深”,原型是旧馆驿站和井亭巷,当年那里是古城的中心。在老庄看来,越是小街巷,越有老泉州的“古早味”,越有历史的积淀。

画画靠自学构图要有氛围

  没有拜师,老庄学画全靠自己摸索,勤加练习。上完小学,13岁的老庄就到工艺品公司当学徒工,半工半读,车间里的废纸是他最早的练笔工具。即使日子紧巴,他也会省下钱,买学画画的书,从没断过。

  两年前,他赋闲在家带孙子。就因为朋友的一句话,“闲着也是闲着,你不是喜欢画画吗?试试呗!”第二天,老庄就上街买了纸笔。从那起,老庄越画越上瘾,“现在一天不画就‘冻未条’(闽南语,受不了的意思)”。

  到现在,关于闽南文化的画,老庄已经画了十几幅了。构图的感觉,他尤其讲究。画泉州酒店那幅,构图不知改了多少次,花了两三个月才定稿。

  八卦沟那幅画,也费了不少工夫。八卦沟是老泉州重要的水利设施,不过关注它的人并不多。每当看见沟上飘着各种垃圾,老庄心里都很不是滋味。要是想把八卦沟画成主角,还需要有其他元素的搭配。老庄既想表现出历史的沧桑感,构图又要有美感。构图前,他骑上电动车到那附近转悠了好几遍。回家落笔后不满意,就再去一趟。就这么来来回回,至少去了三四趟。最后,他把较大的画面留给了一棵饱经沧桑的大树,但画上的小桥和水沟,依然抢眼。

  这两幅关于画窗棂的画作,老庄也觉得构图挺好。“表现古厝,不一定要画它的整体,出砖入石的墙面,是最有闽南特色的。看似不工整,实则乱中有序。画的时候,再把背景虚化,大家还能有很多想象空间。”(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佳弘 黄谨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曾被诊断弱智的20岁男孩酷爱药盒 父亲盼专家来帮忙
下一条:泉州东湖街金黄落叶美 忙煞“美容师”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