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熊猫人” 谁为“活体移动血库”遮风雨?
闽南网3月27日讯 今年3月,在一个叫“泉州RH阴性血型之家”QQ群里,讨论着一个令人悲愤的消息——福州闽侯县的4岁男孩李军军(化名)患白血病,血型是稀有的O型RH阴性血,治疗过程血源匮乏,缺血多日后不幸离世。
“为什么没有联系我们?”“如果我们知道的话,军军一定还有救!”这个2006年建立的稀有血型QQ群(下面简称泉州熊猫群),每年收到上百名稀有血型病人或家属的求助,几乎都能及时找到献血者。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RH阴性血源和适用人群的罕见性,泉州市各大医院及泉州中心血站,均无库存RH阴性血。有人需要用熊猫血,医院或血站都会建议他们直接联系这个熊猫群。
军军的不幸,以及7年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尴尬,让这群“熊猫们”意识到守望相助的重要,也让他们思考: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让熊猫人更有效地利用熊猫血资源?政府或其他机构是否能提供帮助,让大家善用熊猫人的爱心,为这种互救和自救的爱心模式寻找一处遮风挡雨之地?
【事件】
一个熊猫人的求血经历
“怎么这么倒霉?得了千分之一几率的淋巴癌,又遇上万分之一几率的熊猫血。”40岁的许先生,去年被诊断为股骨坏死,手术前又发现患有淋巴癌,化疗了6个疗程后,身体虚弱,严重贫血,验血时又发现是稀有的B型RH阴性血。
许先生的母亲一听说儿子是熊猫血,急得团团转。全家人抽血检查,许先生的4个妹妹中,有两个是熊猫血,可一个患有乙肝,一个怀孕待产,都不宜给哥哥献血。17岁的儿子也是熊猫血,但未满18周岁不能抽血。
“医生说,他们联系泉州中心血站,备血过程需要时间。”许先生的妻子陈女士等了两天,看着丈夫脸色苍白,她等不了了,直接到血站要血。
“可是血站也没有备血。”医生和血站的工作人员都建议陈女士,自己联系民间的熊猫群,找好心人紧急献血。
许先生的妹妹在网上搜到了“泉州RH阴性血型之家”,加入群请求帮助。群主在群内发布求助消息,当天就有3个B型血的熊猫人赶到血站,给许先生献了800毫升血,解了燃眉之急。
“关乎生命的事情,怎么能等呢?我们只能主动去找,没想到还真的找到好心人。”许先生的妹妹说。
【调查】
医院和血站没有库存血
与普通血液不同,熊猫血只能提供给同为RH阴性血型的临床患者,使用对象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局限性,并且血液保质期为35天,不能长期保存,因此,泉州中心血站的RH阴性血库存量基本为零。
泉州中心血站负责为泉州各大医院提供临床用血,一旦医院提出需要RH阴性血,血站就临时通知登记在案的熊猫人来献血,靠的是一份550多名不同血型的熊猫人名单。
“熊猫血的血源,就在熊猫人身上,每个熊猫人就像一个‘活体移动血库’。”泉州市中心血站的血源科主任许艺斌说,献血一要看个人爱心,二要看现实条件,有人是电话打不通,有人是出差在外赶不回来,还有生病的、喝过酒、服药的人不宜献血,要在短时间里联系到适合的献血者,存在一定困难。
许艺斌介绍,他们主要是打电话联系熊猫人到血站献血,快的话1个小时就能联系到合适的人,慢的话就要连打几个小时电话。他们通常也会建议急切的家属直接找民间力量来献血。
熊猫人辟出
一条求血路
在泉州中心血站背后,有一个“泉州RH阴性血型之家”QQ群,由熊猫人在2006年自发组织,现有RH阴性血型的群成员276名,大多来自泉州各个县(市、区),也有福州、厦门、漳州的熊猫人加入。
大多数群成员是紧急用血时,在网络上查到熊猫群才加入的。熊猫群的管理员吴振生介绍,求血的大部分是孕妇。熊猫血的孕妇,临产前必须准备同血型的血液,否则医院不敢轻易接收,更不敢为孕妇接生。
“医院出于安全考虑,通常要求家属提前联系好血源,才同意接收住院,所以才有很多人在网上找到我们。”吴振生一直负责联系群内献血者的工作。只要群里有人求助,一般都能联系到身体和其他条件都适宜的熊猫人,及时到医院献血。
据介绍,2012年里“泉州RH阴性血型之家”联系了280多名熊猫人,给泉州及省内其他地区求助者献血。泉州范围内,至今还未出现有人求血受阻导致死亡的事情。
【困境】
爱心献血被疑非法卖血
7年的发展,熊猫群逐渐壮大,但也陷入民间身份的尴尬和困境。
“我们没有固定的组织经费,从各地赶去献血的熊猫,都是自发自费去的。”吴振生讲了一个例子。
2006年8月,漳州人王兴发生车祸,脑淤血急需手术,上手术台前才发现是B型RH阴性血,而医院没有备血。家属通过网络找到“泉州RH阴性血型之家”,联系到了4个熊猫人。
自费包车赶到王兴所在医院献血时,4名熊猫人却遭到院方的质疑,怀疑他们非法卖血。“医院说,找一个熊猫血的人都难,一下来了4个,太奇怪了。”当时到漳州献血的熊猫人周培生说,查明身份后,医院才相信他们是自发献血的。
吴振生介绍,网络上确实有“熊猫血”骗局,刚加进群里的人,有的也半信半疑。“不少人对熊猫血不了解,产生一定的恐慌,也就会有一些医院拒收熊猫血孕妇。”戴庆春是熊猫群的创建人之一,群里还有个问题,求血者多于献血者。有些人求助后就自动退群,也有些人从没献过一次血。
“献血的,通常都是些老面孔,200多人里大概30%的人献过。”戴庆春认为,熊猫群是靠爱心组织起来的,照此下去,解决少量应急用血是没问题,一旦出现突发性大量用血,根本无法满足求血者的需求,也不利于爱心群的长期发展。
没有爱心经费
身份尴尬
“如果有政府部门的牵头和支持,熊猫群的自救和互救,相信能做得更好。”这是吴振生这群熊猫人的共同心声。
2009年,在晋江市红十字会的协调下,“晋江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成立。这个组织有政府的管理和财政上的支持,建立了一套稀有血型档案。
“我们在组织献血过程中,发现了熊猫血这个人群,虽然人数比较少,但是他们的血液罕见,平常不提倡献血,只在应急情况下再联系他们来献血,希望通过一个管理平台,把这群人组织起来。”晋江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礼新介绍。
为此,晋江市红十字会还出台了《晋江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爱心之家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爱心之家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红十字会也从办公经费中,拨出爱心之家的专用款,用于保障献血者的交通和食宿费用,以及组织熊猫人联谊和宣传等活动。
“我们提倡自愿爱心献血,鼓励他们互帮互助,并尽量提供后勤保障,近几年来,爱心之家的运转不断完善,成员也在不断增加,大家在应急献血时,积极性很高。但日后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好的管理方法。”陈礼新说。
□名词解释
熊猫血
又叫RH阴性血,是非常稀有的血型,因为极其罕见,被称为“熊猫血”。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血型物质(抗原)时,则称为RH阳性;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阴性。(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林莉莉 董加固 吕波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