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手机当砝码网友教你对付“黑心秤”

2013-03-12 07:41 来源:闽南网 5

340克
340克

东美菜市场公平秤
东美菜市场公平秤 140克

河市草莓摊一台秤179克
河市草莓摊一台秤179克

同样一部重量为140g的iPhone4S手机
同样一部重量为140g的iPhone4S手机,在不同的秤上称出的重量也不相同

  闽南网3月12日讯 打电话、发短信……除了这些常用功能,大家随身携带的手机又多了个新功能:验秤。

  近日,一条“手机鉴别‘黑心秤’”的微博开始在网上热传,记住手机重量,就能鉴别秤准不准。真有这么神奇吗?为验证真假,记者拿着iPhone4S去市场检验,发现这招还挺管用。在泉州洛江河市镇的草莓园,这部重量140克的手机,被称出了150克、200克等重量,有的甚至高达340克,是实际重量的近2.5倍。

  泉州市计量所黄所长分析,用手机鉴别“黑心秤”的做法可行,但要扣除手机套、贴膜等附加重量,只能是粗略计算,不能太精细。

网传:手机当砝码对付“黑心秤”

  “买手机担心碰上黑心商贩?只需记住自己手机的重量,秤上一称,就知道商贩的心是黑是白了。”这条名为“手机又有新功能,帮您鉴别‘黑心秤’”的微博里称,由于目前市场上在分量上做手脚的“黑心秤”为数众多,市民很难辨别,因此手机可以成为检验电子秤是否“足斤足两”的“参照物”。

  在泉州,还真有年轻人拿着手机去“验秤”。上周日,晋江人小庄和几个朋友到洛江河市镇采草莓。摘了一小筐草莓准备过秤前,小庄先拿随身携带的iPhone5做试验。小庄说,在草莓园的电子秤上一称,手机的重量是190克,比iPhone5标准重量112克高出76克。她随即和商家理论,但是对方坚称自己的秤是准的。考虑到买的草莓也不多,小庄也只能按照商家称的重量算钱。

  “手机真的很准,回来后我们又称了一下,裸机重112克,加SIM卡后差不多114克。”

实验:同机不同秤重量各不同

  手机真有这样的功效吗?昨天上午,记者拿着平日使用的iPhone4S到市场上试验。在泉州市丰泽区东美农贸市场的公平秤上,没有手机套,只有前后贴膜,这部iPhone4S的重量显示为0.14公斤,即140克。

河市草莓园

最高误差近1.5倍

  昨日上午,本报记者驱车前往洛江河市,在304县道河市路段旁,一片青翠的草莓园映入眼帘,有不少市民在园里采草莓。路边的8家草莓销售摊里,有5家使用台秤,3家使用电子秤。记者发现,这部iPhone4S标准重量140克,但在8台秤上测试的重量均不一。

  其中6台误差较小,重量均是“3两”,即150克。而另外2台秤则误差较大。在一个台秤上,这部iPhone4S被称出4两(即200克)的重量,与小庄描述的相符。但当记者表态说“手机只有2两8(即140克)”时,商家又改口称“看错了,草莓重3两半(即175克)”。

  最后一家草莓摊贩则更离谱,iPhone4S在他的电子秤上显示为340克,比实际重量高出近1.5倍。当地草莓售价为8元/斤左右,相当于每销售一斤就多赚1斤半,即每斤草莓的实际售价为20元。不过,这位商家也不承认自己的秤不准。

农贸市场及各大超市

重量几乎没误差

  昨日,在东美农贸市场,记者随机挑选了市场内的2家猪肉摊、3家蔬菜摊和市场周边的2家蔬菜摊,结果是,这部iPhone4S所称重量几乎一点不差。这些摊贩多数使用的是电子秤,iPhone4S称重后显示的均是140克。即便是在一家使用老式杆秤的蔬菜摊贩,商家给出的结果也是“2两8”。

  此外,在泉秀路的永相逢、中闽百汇、永辉超市的生鲜销售区域,这部iPhone4S称重后显示的也是140克。

部门:手机当砝码可靠但不太精细

  手机当砝码验秤的做法靠谱吗?泉州市计量所黄所长分析,用手机当砝码,实际上是把手机当“标准器”,这种土方法确实挺靠谱的,但只能粗略计算,不能太精细。此外,贴膜、手机套都会增加重量,市民还要扣除这些附加重量。

  而东美农贸市场的商贩们介绍,市场里的大部分秤,只要是高于5克的重量,在其上限范围内都是称得出来的。

  如何防止“黑心秤”呢?黄所长建议,针对电子秤,消费者发现问题,可以要求商家重新开机,一般动过手脚的电子秤,重新开机后就失效了。

  此外,鲤城中区工商所所长提醒,消费者还有3种方法可以鉴别是否遭遇黑心秤。第一招,留心常买物品的重量,一旦有异常要多留个心眼;第二招,如果在农贸市场买菜,市场内都有公平秤,市民可以去过秤一下;第三招,可以找商家的竞争对手过秤,如果两方重量不一致,市民就要留心是否短斤少两了。

征集令

您来报料我来维权

  即日起,本报推出“315”消费维权系列报道。如果您在美容、汽车、家装、家电、食品、网购等消费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如果您了解某些行业中不为人知的内幕,请马上和我们联系。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线索:

  ●24小时热线电话:968111

  ●微博报料:可在新浪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也可以发送私信。

  ●QQ报料:595545814934749253

  ●微信报料:linshufang164619

消费警示

  昨日,泉州市消委会发布今年的第1号和第2号消费警示提示

消费警示提示第1号

警惕汽车票价中的“儿童免票”规则

  陷阱:春运刚过,许多农民工开始乘车返乡,但是你是否了解“儿童免票”的规则呢?据泉州市物价部门介绍,部分客运汽车经营者以有关部门严查超载为由,对符合政策规定享受免票或儿童票的旅客,要求按成人票全价购票,或在行车半程要求补足全价差额。个别客运站点售卖儿童票时按核定最高限价的50%售卖,未以当时执行票价为基数,多收乘客费用。还有个别客运站点在执行“免票儿童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10%”规定时,先扣除司乘人员数量,再按可载乘客的10%计算,变相减少可载免票儿童数量。

  分析:按照“《福建省汽车运价规则》和《福建省实施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细则》规定,道路运输经营者和汽车客运站应当对身高1.20米以下、不单独占用座位的儿童乘车实行免票,单独占用座位的儿童购买半票。对身高1.20米~1.50米的儿童按照执行票价的50%售票。对享受免票或儿童票的旅客,道路运输经营者无正当理由不得拒载。乘客若遭遇上述情况,应记清事发时间,记住涉事车辆的车牌号码,向收费人员索要乘车收据,并拨打事发地物价部门12358热线。物价部门在调查核实后将第一时间给予查办处理。

消费警示提示第2号

别信“黑气点”

  城镇燃气涉及千家万户,燃气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泉州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特发布以下城镇燃气消费警示:

  一、勿信小广告,请到正规(证照齐全)的瓶装燃气供应站点购买液化气。

  未取得《瓶装燃气供应许可证》而从事燃气销售的,俗称“黑气点”,此类“黑气点”为吸引老百姓,通过发放小卡片、传单的方式,打着批发、便民代购、薄利多销的旗号或是假冒正规企业产品进行配送销售。在低价的幌子背后,实则在充装时短斤少两,销售掺混二甲醚的液化气,既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又给消费者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二、勿违章用气。

  一是勿擅自安装管道燃气设施,包括管道、燃气器具等;二是勿私自改动燃气设施;三是勿破坏燃气设施,尤其是燃气表;四是勿将燃气管道暗埋在墙里面、勿将燃气设施安放在密闭不通风的空间里。违章用气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泉州市的管道燃气(天然气)也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而违章用气极易造成燃气设备设施漏气,从而引发火灾、爆炸或人员窒息等恶性事故。安装修改管道燃气设施请拨95158。(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林淑芳 吕波 通讯员 庄惠平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一场‘变脸’的公益培训”续 泉州师院协调36名学生获退款
下一条:泉州今年高中阶段计划招生6.3万人 普通高中招3.8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