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陈三五娘》引感叹 古元宵最浪漫

2013-02-22 10:00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2月22日讯 晒元宵,听趣闻,追溯源,有料赶紧报。

  最近,梨园古典剧院将上演经典剧目《陈三五娘》,传说感人至深,这让不少网友叹言:元宵也是浪漫好时机。

  而更有细心读者称,每每元宵佳节,总能想到闽南的“粩花”,暂且不说是不是资深吃货一枚,但如此追忆,倒也多了一份触“节”生情。

  到底这传说、民俗背后有啥秘密?猜猜无妨,不过,还是来听听专家怎么个说法吧。

网友叹道古时元宵也浪漫

  元宵节当晚,梨园古典剧院将上演经典剧目《陈三五娘》。传说,陈三就是在看花灯时邂逅了五娘,成就美满姻缘的。

  不少网友感叹,元宵节也是浪漫的好时机呀。其实,几年前,就曾有厦门大学学者提出,元宵节才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这个春节,不少年轻人回家时遭遇了父母安排的相亲局,各种吐槽。相比之下,古代人的相亲会,可真浪漫许多呀。

  熟悉民俗的海西谜社社长杨声荣点评:元宵赏灯猜谜,除了好玩、有趣外,在古代,还是男女相亲的重要方式。“这种相亲方式,不少文学作品有记载。”闽南语叫做“睇灯”,在《陈三五娘》中,就有“睇灯”一出,讲的正是陈三五娘在元宵灯会上相遇的故事。古时“男女授受不亲”,女子平常不能抛头露面。“只有元宵节这天,女子才会出门,到灯会上赏灯。”灯会上,公子、小姐见了面,生了情愫的,回家便托媒人提亲。

元宵节的那袋麻粩

是吉祥的好彩头

  元宵节总让读者洪先生想起一种吃的东西——麻粩,就是闽南的“粩花”。

  洪先生老家在南安诗山,儿时闹上元,他总是特羡慕大哥可以跟着父亲彻夜不睡地与村里人抬着各方佛像,巡遍村子,看遍焰火漫天。每个正月十六清晨,他睡醒睁开眼,大哥已经背回一大袋“粩花”——抬着佛像走到一个地方,就能收到村民送出的“粩花”。

  杨声荣点评:这种风俗在泉州市区很少见,应该算是诗山的一种特色。这主要是给个好彩头,与端午节的嗦罗连有点像。当嗦罗连跳过时,各家各户都会包个小红包,同样也是个好彩头。如果按民俗的封建说法,神佛巡境是给群众带去安宁与护佑,群众送麻粩就是一种“礼尚往来”。

□提醒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推出“晒元宵溯根源”栏目,向广大读者和网友征集精彩图片和视频,只要跟元宵有关,您就可以直接在新浪微博上@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或者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邀请专家对有特色的元宵民俗进行点评,满足您的好奇心。图片或视频一经采用,稿酬多多哦!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2013年少儿闽南花灯展 600盏少儿手制花灯扮靓元宵
下一条:“泉州走起”邀海归来斗阵 为泉州发展取经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