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澎两地天后宫共制大“米龟” 重达5.88万斤

闽南网   2025-01-24 19:27

  闽南网1月24日讯(闽南网记者 苏毓茹 文/图)“乞龟”是泉州、澎湖两地极具特色的元宵民俗活动,记者了解到,今年泉州天后宫的“米龟”已叠置完毕,将于正月初一正式对外开放。

今年泉州天后宫的“米龟”重达5.88万斤

  今天上午,记者在泉州天后宫看到,大殿门口由一万余袋“平安米”精心堆叠成的巨型“米龟”已经静静地趴卧在广场上,庞大的身形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环绕在其四周,拿起手机拍照记录。现场,工作人员还在布置灯光、平安桥、“水果龙”等,只见两条“水果龙”已经初具雏形,龙身顺着柱子盘旋而上,十分活灵活现。

工作人员正在制作“水果龙”

  “今年‘米龟’重达5.88万斤,由泉澎两地制龟师傅经过数天的努力,联手制作完成。”泉州天后宫文物保护所工作人员介绍,这几天,师傅们还将完成由菠萝、胡萝卜、蒜苗等水果和蔬菜组合而成的“水果龙”。

不少民众环绕在“米龟”观赏

  “米龟”制成后,不少民众纷纷前来一睹为快。“来泉州旅游前有了解到‘乞龟’这个独特的民俗活动,一直特别好奇。今天亲眼看到这么大的‘米龟’,真的太震撼了!”来自沈阳的游客小张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据有关记载,闽南地区的龟崇拜习俗由来已久,“乞龟”最早起源于泉州,寓意着一年的平安、幸福。18世纪从泉州传到澎湖后,在澎湖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逐渐成为澎湖乃至台湾最具特色的元宵民俗活动之一。2007年起,泉州天后宫与澎湖天后宫携手合制“米龟”,为两岸民众祈福。如今,“乞龟”成了泉澎两地携手举办的一项传统闹元宵活动,成为两地民众情感联系的重要平台。

  记者了解到,今年天后宫“乞龟”点睛仪式仍将于正月十五举办,点睛仪式寓意着赋予 “米龟” 灵性,使其 “活” 起来。感兴趣的市民游客届时可到现场体验 “摸米龟”,感受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祈福活动结束后,用于制作“米龟”的“平安米”将分发给信众、困难民众及公益机构。

频道推荐
  • 青海省纪委监委通报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
  • 国务院食安办:各地加强“五一”和端午期间
  • 多部门详解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