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多方共同管理 保障电梯安全
由于梯级的高度不是为行走而设计的,请不要在梯级上走动或跑动,以免增加摔倒或跌落扶梯的危险。
用手拉紧儿童或抓紧容易掉落的小件物品
闽南网2月6日讯 一台合格电梯必须是有相应制造资质单位制造出厂的合格产品,由有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并经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单位安装监检合格。
电梯用户要设立电梯安全管理员并进行周到用心的安全管理,应聘请有相应资质的电梯公司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即:应当至少每15日对电梯的机房、曳引机、制动器、编码器、限速器、导靴、对重、层门、轿厢、底坑等部件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电梯每年应经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单位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年度监督检验合格才能继续使用,这相当于每年一次“体检”,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使用单位或电梯维保公司要及时整改,消除电梯安全隐患。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需要一定费用,然而,曾出现个别住宅小区的部分业主未及时缴纳电梯维保或维修费用,造成电梯的日常维保和维修工作因缺资金难做好,隐患未能及时消除,故障较多。主要是由于部分业主安全责任意识不高,没有意识到电梯属于全体业主所有,是全体业主共有的一种财产。
面对逾期未整改合格的问题电梯,质监部门面临困境:一方面,为确保公共电梯使用安全,质监部门将依法处罚违规使用不合格电梯的责任主体,并采取“封梯”的办法,责令电梯停止使用;另一方面,“封梯”又将带给高楼层的使用者出行带来种种麻烦,部分业主不理解、不支持。
对此,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负责人呼吁市民,树立电梯业主意识,增强电梯产权意识,按合理价格聘请电梯专业公司,并监督其按规定做好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或维修工作,及时消除隐患,理解、支持质监部门的工作,共同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质监部门提醒:
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专业的日常维护保养,以保障安全运行。市民乘用时如发现故障,应及时拨打电梯维保单位电话或使用单位值班电话,以求外援。
“你所不知道的电梯”之七:乘自动电梯有窍门
“抓住”才是硬道理
自动扶梯和乘客电梯不一样。乘客电梯,人是站在厢体内做上下运动;自动扶梯,人是站在一个个的台阶(梯级)上,向上同时向前运动。
危险在于,由于台阶的向前运动,使人容易向后倾倒,尤其是在人进、出自动扶梯时。在入口处,人的上身是静止的,而脚一踏上台阶就会往前运动,造成身体后仰。
在自动扶梯的两侧装有扶手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装置,扶手带的速度和台阶一样快。这样,乘客的手,如果抓住扶手带,就会使上半身与脚以同样速度向前,人就不会后仰了。因此,乘用扶梯的基本要领就是:脚踏上梯级的同时,手一定要抓住扶手;乘用时,要防止人摔倒,手也一定要抓住扶手带。
乘用自动人行道也是同样的道理。
静止站立“防摔防夹”
现在有些人乘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不仅不抓住扶手,而且还在运行的梯子上行走,这就增加了摔倒的危险性。更严重的是,自动扶梯比一般的楼梯要陡,一旦有人摔倒会造成连带其他人摔倒、叠压,造成伤人事故。
所以乘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基本规范就是:面向运行方向;静止站立;抓住扶手;禁止走动。
尤其是儿童比较好动,又不能抓紧扶手,所以必须由大人牵扶。大量的自动扶梯事故,都是儿童在扶梯上跑动时发生的。
乘用自动扶梯还有一个安全问题是被夹伤。自动扶梯的台阶(梯级)之间,以及梯级与上下端站及四周围裙板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隙,一般间隙不大于4毫米。但是这样小的间隙,也会使衣服或者小孩的手指被夹入,造成伤害。
要避免被夹伤,站立时应离开间隙。因此,一定要牵住小孩避免摔倒,更不能让小孩去攀爬扶手带。另外,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外侧特别是拐角处有时距墙体比较近,或者外侧安装有广告牌等,乘坐时勿将头和手伸出扶手带外,以免被夹在当中。
另外,如果严重超载,还会发生倒滑事故。(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徐锡思)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