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刺桐红”泉州摄影大赛 百里挑一70多幅作品获奖

2013-02-04 09:03 来源:闽南网 1

七位评委在994幅作品中,精挑细选
七位评委在994幅作品中,精挑细选

照片被放至大屏幕,让假照片无处遁形
照片被放至大屏幕,让假照片无处遁形

吴其萃(左)和黄斌(右)在讨论照片
吴其萃(左)和黄斌(右)在讨论照片

  闽南网2月4日讯 经过半个多月的评选,2012首届“刺桐红”杯镜头下的泉州摄影大赛的奖项终于揭晓:《救护》、《刺桐报春》、《两岸同乐泼水欢》、《大美仙山,银装素裹》(组照)分别摘走手机组、刺桐红组、社会记录组、魅力泉州组的一等奖。

  今日起,这些获奖作品将在闽南网摄影专题(http://sheying.hdmnw.com)上公布,并接受社会监督。如发现获奖作品有不符合参赛规定的,请于2月4日至8日8:00~17:30,拨打大赛组委会电话0595-28679111投诉举报,逾期不受理。颁奖将在年后举行。

  历时一年,本次大赛共收到8000多幅作品;经过前期筛选,994幅作品入围;经过1月18日专家投票、截至1月26日的网络投票和短信投票后,最后70多幅作品脱颖而出。

  担任此次大赛的评委分别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张宇,福建省摄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潘朝阳,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吴其萃,泉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林水坤,泉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朱煌年,泉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吴其魁,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摄影部副主任林良标。当天,泉州农商银行董事长黄斌也到现场。

现场

镜头一:放大再放大,真假照片辨清晰

  刺桐红组首先拉开评选的序幕。吴其魁从事摄影创作及照片冲洗行业数十年,具有非常丰富的“相”照片经验。他很欣赏两张刺桐花与鸟的照片。他指着其中一张照片告诉记者:“这张花的感觉稍差些,印象中的刺桐花,应该给人一种红彤彤、盛开的感觉。这张的刺桐花看上去是圆的,应该是俯视拍摄,第一印象上给人的感觉稍弱些。当然这组图整体不错,不过角度还需要调整下。”

  获得此次刺桐红组大奖的《刺桐报春》获奖并不容易,因为图片中一只惟妙惟肖的小鸟,被质疑有技术痕迹。为了求真,7位专家评委将照片投放到大屏幕,放至最大。吴其魁说:“如果照片经过后期处理过,放大后,小鸟的爪子牢牢抓住枝条的部分会有破绽,很容易看出。这幅作品放大后,小鸟的嘴巴、脚和枝干的衔接都比较自然,羽毛很完整,可确定不是处理过的。”

镜头二:如此逼真的水花,可遇不可求

  社会记录组中的《两岸同乐泼水欢》(组照6)记录了市民泼水的欢乐场面。作者非常巧妙地抓拍了水被泼出去的瞬间。这张照片经过层层投票后,终于夺冠。

  吸引评委的不是泼水的情景,而是照片中的水花。“那水花太神奇了,像牛。”“也像狗。”“还像熊。”“这样比喻有点土,想个雅一点的。”“像神兽。”“我看叫‘神兽再现’得了。”

  “熟悉的题材,拍出新意,让人眼前一亮,才有可能获奖。”吴其萃说,这张照片的水花形状,如此形象逼真,可遇不可求。

镜头三:两张照难分高下,评委很较真

  魅力泉州组是当天评选的重头戏。以泉州城市建设为背景的《桥通路通,泉山晋水尽坦途》和表现德化雾凇美景的《大美仙山,银装素裹》,谁更优,让评委“争”论不休。

  “议一议吧。”“继续议吧。”“还是得投。”几位评委各执一词。最终《大美仙山,银装素裹》以一票的优势险胜。潘朝阳说:“这是自然风光和城市建设之间的‘PK’赛,但我认为自然风光的美更重要,生态建设好了,发展经济才有可持续性。”他认为,先有美丽泉州,才有繁华泉州。

专访

  记者:张主席,您刚刚给那么多照片打分,能否也为本次大赛打个分?

  张宇:这次评奖很顺利,我觉得大赛很成功,成功的标志是评选出了好作品,而且好作品还不少。这次来泉州担任大赛评委,我感到非常振奋。1991年我在泉州挂职锻炼,当时泉州爱好摄影的人不多,现在泉州的摄影水平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今天比赛的很多作品都是新人拍的,构图、拍摄等的理念都比较新。大赛还将手机作为一个组别,是一个很好的创意,能鼓励更多人拿起手机和相机拍摄好作品。可以说,本届刺桐红摄影大赛在我省历届地市级比赛中,具有较高的水平。

  记者:今年参赛照片很多,您对好照片的标准是什么?

  吴其魁:在泉州举办的摄影比赛中,这次是质量最高、数量最多、参赛者最多的一次。评选好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照片要符合主题。比如说魅力泉州组,就要求作者围绕城市建设、自然风光、美丽乡村等方面展开。如果你的作品不符合主题肯定是不行的。其次,要考量照片的质量,包括用光、构图、色彩等因素。当然,所有的作品必须都是真实的、原创的。

  张宇:除了要契合主题,还要考察摄影工作者对摄影语言的运用情况,注重拍摄技巧和内涵。如果仅仅用口号来表现你的主题是不行的,要能通过画面传递信息,有视觉的冲击力,吸引观众。当今社会的艺术创作,作品越贴近时代、贴近人民生活、贴近社会,就越有看头。

  记者:通过本次参赛作品,您认为当前泉州的摄影水平如何?

  林水坤:泉州的摄影人才很多,福建省摄影家协会的泉州籍会员就有350人。本次参赛的新手很多,可以说,泉州摄影后继有人,而且水平很不错。好作品不是艺术性高,应该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我们一直强调摄影家要“镜头朝下,眼光向上”。泉州是多元文化的宝库,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把镜头对准社会和人民,好好捕捉记录瞬间,就有可能出好作品。(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谢向明 谢明飞 黄谨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高速出入口设“春运服务岗亭” 手续不齐全无法上高速
下一条:泉州汽运接连破3万人次 春运短途客流渐升温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