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政府工作部署 打造巨无霸、创新型产业集群
本报记者采访泉州市市长黄少萍
今天会议,就是为了落实“马上就办,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精神。干部要谨记,百姓关注的热点就是政府的聚焦点,群众的呼声就是政府行动的信号。各干部要提高对群众观点的认识,要回应群众期待,对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要开展调研,争取一段时间解决一批问题。要减少发文,市县之间、部门之间要主动沟通、直接协调、解决问题,避免文来文往、把时间耗在公文旅行上。
——泉州市市长黄少萍
闽南网1月10日讯 落实“马上就办,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精神,昨日下午,泉州市政府在“两会”圆满闭幕后,紧接着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上,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少萍从经济产业发展、民生、干部作风等方面,对今年政府工作作了详细的部署。
今年,泉州市将继续开展“二次创业”专项行动,重点扶持产业集群化发展,防止泉州企业“空心化”现象。民生方面,今年,泉州市将启动山美水库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程,通过建生活污水设施、水体净化等工程,保护泉州的“大水缸”。
市领导黄少萍、尤猛军、付朝阳、林伯前、陈荣洲、周真平、林锐、李建辉、陈灿辉,泉州军分区司令员林俊其,市政府秘书长吕炜民参加会议。
【谈经济】
抓好12个主要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今年,泉州在经济方面仍将持续深化民企“二次创业”,着力构建大而强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会上,黄少萍强调,今年的重点在于产业集群要做大做强。
泉州市将召开“二次创业”产业集群发展大会,还将下发《泉州市关于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泉州市将从培育龙头、协作配套、公共平台、市场建设等方面入手,抓好12个主要产业集群。
具体而言,一方面,泉州将打造“巨无霸”产业集群。落实完善用电奖励、技改贴息、企业减负等政策措施,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扩大生产,促进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加快投产达产。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主要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达到1.35万亿元,培育超千亿产业集群5个,培育产业集群龙头企业150家。
另一方面,要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支持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引进人才,培育一大批“科技小巨人”。鼓励企业大力引进和实施一批先进装备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升级淘汰落后,以改造代替关停。黄少萍说,去年,泉州市实施290个重点技改项目,新增年产能750亿元,今年要争取更大成效。
拟出台电子商务
3年规划解决产能过剩
黄少萍说,今年,“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要持续升温。第三产业一向都是泉州产业的短板,今年,泉州市将组织实施项目382个、计划投资486亿元,通过多种形式,重点发展壮大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技术、金融保险、文化创意、服务外包、旅游等产业。
据悉,泉州市将制定实施《泉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规定》,推动企业快速集聚、形成规模生产力;支持丰泽、晋江申报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黄少萍介绍,接下来,泉州市将研究出台电子商务三年规划及扶持政策等。她说,门店租金、成本等费用高,相对而言,电子商务平台成本低,覆盖面广,销售火热。如今,许多泉州商家已开始抢占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政府将出台政策帮企业拓展新的销售模式,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提改革】
加快建设“金改区”
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会议指出,今年,泉州将在“两项改革”上快求突破。黄少萍说,泉州市获批“金改区”来之不易,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建设“金改区”的路更长、任务更艰巨。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上级政策的争取力度,重点做好拟请中央有关部委支持的政策、省政府关于泉州金改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及支持措施的衔接报批工作;要抓紧启动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金改区第一批33个重点项目和30个后备项目建设,属于市级权限的要尽快实施,需要上级批准的要尽早启动报批程序;同时,还要争取上级更多的资金支持。
另外,上个月,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泉州市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若干意见》,从10个方面对改革进行总体设计。黄少萍要求,泉州要趁热打铁,着力抓好5个层面56项创新举措的落实。其中,属于省市权限的41项要抓紧实施,属于国家权限的15项要协同省里全力争取。
【说民生】
台商区国际教育园区今年启动
昨日会议,黄少萍多次提到要重视民生问题。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泉州今年将继续实施“五大战役”和“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民生工程战役要实施项目183个,计划投资35.76亿元;“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则致力在规划提升、交通提升、功能提升、绿能提升、管理提升等方面下工夫,拟实施项目324个,计划投资345.8亿元,确保新增建成区12平方公里、干道级道路50公里、绿地500公顷、数字城管网格化覆盖75平方公里。
今年,泉州市将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77所。台商投资区国际教育园区项目,也将于今年启动。
南石、莆永高速公路
今年竣工通车
今年,泉州市将力争南石、莆永高速公路竣工通车。
南石高速公路,起于泉三高速公路张坑枢纽互通,经南安市霞美镇、柳城街道、官桥镇、水头镇和石井镇,终于规划的泉厦漳城市联盟高速公路预留互通,与省道201线连接。路线全长42.08公里,主线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连接线路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泉州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带动沿线乡镇道口经济发展,打通泉州至厦门的第二条快速通道,促进沿海与山区、产业与港口对接连通。
莆永高速泉州段全长99.77公里,总投资89.44亿元,由仙游至永春泉州段和永春至永定泉州段组成。有关负责人说,莆永高速公路是连接闽中沿海、闽西山区和粤东地区的大动脉,建成后将成为贯穿福建东西、联系珠三角的又一条快速通道。
生态修复山美水库
保护泉州大水缸
今年,泉州市将实施80个水利项目,并加快白濑水利枢纽工程、惠女水库引调水工程前期工作。泉州市水利局局长张一申介绍,从山美水库直接引水到惠女水库的惠女水库引调水工程目前正在规划中。
据了解,惠女水库引调水工程设计引水能力12立方米/秒,将作为晋水东调第二通道,实现晋江流域到洛阳江流域的跨流域引水,该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补充惠女水库水源,增加惠安、泉港、泉州台商投资区的供水量。
另外,泉州市山美水库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泉州市还将启动山美水库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项目,目前各项目还在论证当中。该项目位于山美水库入库河口至桃溪与湖洋溪交汇处区域及库区周边地区,包括总氮超标治理工程,投放鱼苗进行生态调节,永春、南安等乡镇完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此前,泉州市领导要求,工程要借鉴桃溪流域整治的经验,做到上下游统筹兼顾,重点支持照顾周边乡镇。(本报两会报道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