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两级法院1年结案超11万件
林贻华作工作报告
闽南网1月8日讯 昨日上午,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林贻华向泉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一年来,泉州两级法院共收案113174件,结案110785件。昨日,记者邀请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白晓东副教授,解读泉州中院的这份报告。
【关键词】打击犯罪
报告摘录:全年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1253件15645人,同比分别上升47.8%和48.4%。一审审结故意伤害等暴力犯罪案件2141件3186人;审结危险驾驶案件2830件2831人;审结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42件77人;对2168人适用缓刑,对34人免于刑事处罚;创设25个企业帮教基地、社区劳动基地或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解读:全市法院受理案件数同比上升,这与泉州民营经济发达、资源要素流动频繁密切相关。2012年,受公安机关“清网行动”和醉驾入刑、侵犯财产罪标准放宽等刑法修改影响,刑事案件数量大增。
【关键词】民商调解
报告摘录:加强民商调解,一审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61882件,标的额达76亿元。两级法院共审结各类合同纠纷案件43870件;审结涉及金融活动案件13261件,标的额达48.5亿元;审结知识产权类案件609件;审理涉港澳台及涉外民商事案件941件,办理涉台、涉外司法互助案件5件。
解读:继温州、珠三角之后,泉州市金改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泉州成为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泉州将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人民法院应当未雨绸缪,及早研拟相关司法救济方案。
【关键词】利民便民
报告摘录:加大执行力度,全年共执结26044件,执结标的44亿元;大力开展涉弱势群体专项执行活动,发放农民工工资近2200万元。两级法院共审结劳动争议和劳务合同案件5149件,开展预约立案、网上立案和上门立案服务2503件。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共批准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110多万元,为87名生活困难的刑事被害人或执行申请人提供司法救助260多万元。
解读: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关键在于执行。泉州市有几百万的外来工参与建设,我们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至少在司法机关和处理纠纷的资源配置上,应当体现泉州的人口和就业结构。建议在相关县区法院设立劳资纠纷审判庭,提高劳资纠纷处理绩效。同时,通过司法建议等方式,纠正各种侵害职工利益的违法行为。
【关键词】司法公开
报告摘录:包括中级法院在内的共5个法院,在互联网上设立院长信箱,听取网民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一年来,中级法院院长信箱及时回复网民来信,回答相关咨询33人次,并对5件来信及时批转相关部门办理。
解读:人民法院开设院长信箱,拓宽新形势下司法与民意的沟通渠道,司法机关与时俱进,很有新意,但明显还处于初级阶段。
当前,处于网络时代的法院与社会之间相互“开放”,是大势所趋。例如,新的民事诉讼法关于送达方式,可以通过电子终端送达。建议法院设立更多的现代网络沟通管道,例如开设微博,由专人负责,以便公众能零距离接触“冷冰冰”的司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