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图解市政府工作报告:泉州2013幸福生活

2013-01-06 08:03 来源:闽南网 1

经济

经济1经济2经济3经济4经济5文化世界闽南文化节中心城区村庄规划

本报两会报道组立祺/制图

  闽南网1月6日讯 过去的一年,“元芳”、“杜甫”很忙,泉州老百姓也很忙,忙于生计,忙于追逐幸福,忙着各人的style。

  昨天上午,泉州影剧院报告厅内,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少萍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则向市民描绘了2012年泉州自己的style:第三个国家级金改区落户泉州;医疗卫生、水利等各项民生走在全省前列,泉州还成为全国农民工最具幸福感城市;“侨批档案”入选“亚太地区记忆遗产”,“海丝”、“闽南红砖建筑”入选中国“世遗”预备名单;县县通高速,回家的路更近了。

  此外,在昨天上午的泉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式上,泉州市发改委主任吕刚向大会作了《关于泉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泉州市财政局局长李健康作了《关于泉州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看来,在这新旧交替的两年中,经济、民生、文化、建设各种style,泉州一样都没落下。咱的幸福,是全方位的。

  泉州市发改委主任吕刚表示,去年向大会报告的预期指标中有24项完成或超额完成预期目标,但还有两项指标没有完成预期目标。一是公共财政总收入,主要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外需不足企业库存高,利润下降。二是第三产业增加值也未完成,原因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营利性服务业、房地产等行业增速下降等原因影响。

  吕刚建议,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安排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5%,安排工业增加值增长13.5%,农业总产值持平。2013年泉州市将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实施市级在建重点项目306个,总投资将达3997亿元,年度投资计划778亿元。确保新开工项目90个,竣工项目100个。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5%,公共财政总收入增长13.5%。

  泉州市拟出台壮大提升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通过做大增量、以大企业带动小企业等形式,进一步促进泉州经济发展。

  还将实施192个重点工业项目,总投资2381亿元,确保中化炼油、联合石化“脱瓶颈”、玖龙纸业等项目投产;坚持整合优化,支持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开展协作配套。

  启动新一轮市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培育临海产业带、滨海城镇带和蓝色景观带;做大做强临港工业,建设石狮海洋生物产业园、南安海峡科技生态城等项目。

  全市安排财政科技投入7.6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30%以上。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0个以上、科技计划项目650个,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

  围绕打造“海西金融服务中心”,还将重点突破引进银行机构、发展股权交易市场、设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和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等,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

  欧阳钟辉(泉州师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院长):过去一年,省长苏树林亲临泉州民企“二次创业”大会,带来省政府为泉州量身定做的10条扶持措施。年末,金改区的最终敲定为泉州经济发展带来许多的政策引导。而泉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发各类专业园区,台商区又获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都给泉州经济发展提供平台支持。政府敢于掌舵、有效引导,泉州未来的实体经济还大有可为的空间。可以预见的是,今年将有更多的配套政策出台,支持、鼓励实体经济。

  教育方面,计划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77所。加快城东、东海、江南学园建设,启动台商投资区国际教育园区项目,推进城镇中小学扩容,新增学位1万个;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校改造工程68个,新增标准化学校110所。

  社会保障方面,将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体系,确保大病报销比例不低于50%;新增医院床位2300张,同时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实施80个水利项目,加快晋江防洪工程、彭村水库及市区应急备用水源等建设步伐,抓好白濑水库枢纽、惠女水库引调水、山美水库生态保护试点等项目。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今年将启动细颗粒物(PM2.5)监测,推进机动车尾气排放、工程建设扬尘等专项治理;实施100个重点流域综合整治项目,抓好北渠节水改造、泉州湾河口湿地等生态工程,综合整治主要水源地、水库、生态脆弱区等,力争通过省级生态市验收。

  陈碧阳(晋江荆山外来工子弟学校校长,该校的异地高中班开创了全国先河):2009年,异地高中班正式成立。在随后几年的发展中,逐步实现异地会考、体检,明年异地班的100多名学生将参加异地高考,这些都是以前不可想象的。学校97%以上都是外来工子女,希望新一年政府对于民办学校的补助可以加大,进一步减轻外来工子弟父母的负担。同时,未来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也能更多地向外来工子女倾斜,真正做到公平待遇。

  除了继续抓好泉州木偶剧院、泉州市图书馆新馆、泉州歌舞剧院等项目,还将规划建设地标性文化街区,让更多新兴文化业态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今年泉州文化界还将迎来几件大事:2013年世界闽南文化节,推进“海丝”、“闽南红砖建筑”和“侨批档案”申遗。为了让泉州多元文化能有更好的展示平台,泉州拟建立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

  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则是未来泉州文化发展的重点。泉州市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领SHOW天地创意乐园正在积极争创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今年,泉州还将同步实施泉州当代艺术馆、领SHOW天地、源和1916、泉州市工艺美术馆、晋江“三创园”、石狮服饰创意园区等项目,做足环清源山、泉州古城、崇武古城等文化旅游文章。

  郑达真(西街美好生活小酒馆负责人,泉州最早的本土文创人士之一):以前人家认为搞艺术的没有经济来源,如今艺术形式与商业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许多人所想不到的。而且,在近两三年来,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重视和引导,也让我们这些有着相同理想的人有了更多的平台。本月下旬,与鲤城区文体局共同合作的西街文化周将正式推出,政府引导、民间主唱的形式更加明确。这一切都让我对未来很期待,希望这样的新兴文化力量能够更强大。

  泉州环湾城市骨架已基本形成,今年起,环湾城市主要在同城发展、提升品位上求突破。按照设想,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要以环湾的意识统揽全局,坚持以同城化的标准建设,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发展,倾力打造“环湾活力都市、滨海幸福之城”。

  今年,泉州将抓好普贤路拓改、国道324线丰洛段改造、台商区东西主干道拓改、崇武至秀涂滨海大道改造及旅游开发、石狮环湾大道等建设,实施刺桐路北拓、北峰至城东通道、金屿大桥、百崎大桥等项目。

  突出城市绿能建设,启动江滨北路等8条市政道路景观改造提升,抓好北环城河带状公园绿道、桃花山至滨海公园绿道和泉州植物园建设,建成中心市区慢线系统网络,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而按照“一湾两翼多支点”城镇布局,今年将重点支持石狮全域城市综合配套改革,抓好惠安西部新城和安溪、永春、德化县城建设。

  有关部门将抓好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并编制完成270个村庄规划,强化农村住房管理。

  柳彩霞(家住在惠安辋川,在石狮工作多年):以前要回趟家,少则一个多小时,如果碰上堵车,就得花上两个多小时。晋石高速通车后,直接上高速回家,四五十分钟就到了。2015年,泉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从石狮到惠安境内只需要10多分钟。这一切都得益于泉州环湾城市的策略,以及同城发展的结果。而随着环湾快速网络建成,今后,泉州各组团互抵,也是很方便的事。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关注城市慢行系统 鲤城试水“租自行车游古城”
下一条:田安大桥通车 刺桐大桥还有必要提前撤收费站吗?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