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海丝品博会开幕 泉州食品业“买全国、卖全球”

泉州晚报   2020-10-31 11:05

  第六届海丝品博会昨天在中国石狮国际食品城隆重开幕。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的展会首次聚焦食品产业和市场采购贸易新业态,吸引了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418家企业及其代理商参展。

  展会致力于帮助世界各地的品牌和商品寻找中国采购商,同时也帮助国内食品企业借助展会的平台拓展海外市场,以新的办展理念,大力推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聚焦食品业的第六届海丝品博会现场,出现了购销两旺的场面。图为参观者向展商了解产品情况。

展商谋求拓展国内市场

  北京梦秦昕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孟伟伟说,“我们是加拿大绿色巧克力工厂的中国代理商,这次通过海丝品博会的平台,希望能够找到比较满意的省级、市级代理商,将绿色巧克力的销售渠道拓展到全国各地。”说着,孟伟伟将自己代理的原产自加拿大的巧克力展品取出来,供观众参观品尝。

  对于刚刚入驻中国石狮国际食品城的中欧洋酒(广东)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徐尚谦来说,在自己的店门口参加海丝品博会,无异于将全国的采购商摆在了自己的面前。“像我们这样在法国有自己基地和酒庄的贸易公司,参加海丝品博会有利于我们面对面和消费者、代理商接触和洽谈。”海丝品博会开幕了,徐尚谦的洋酒展品基本都是“买一送一加包邮”。

  除了外地展商,作为省内展商的漳州宗唐酒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杨先生,从海丝品博会一开幕就忙里忙外地烧水泡茶,不过和我们平时喝的茶不一样,杨先生泡的是一种叫做桑叶茶的新品种。“我们有自己的桑椹基地和制茶工艺,但是目前知道我们产品的人还不多,希望通过展会认识更多的采购商,让桑叶茶走向全国市场。”

  在今年的海丝品博会上,像孟伟伟、徐尚谦和杨先生这样的展商比比皆是,他们参展的目的就是给自己生产或代理的品牌,寻找最佳的代理商或采购商,将自己的商品进一步推向全国市场。据组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展会当天,不少展商的参展商品就被抢购一空,展品的销售成果显著。

政策合力助推海外市场

  此前,历届海丝品博会的举办地都在石狮服装城,今年首次移师新落成的中国石狮国际食品城,这成为展会的另一个亮点,其背后是市场采购贸易政策优势以及泉州强大的食品产业基础。

  据了解,泉州食品产业的总产值早在2016年就突破千亿元大关。正是在此基础上,2019年9月,国家海关总署批复同意在石狮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预包装食品试点,中国石狮国际食品城成为全国首个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

  “我原本只做本地市场,今后希望搭乘食品城这艘大船,开拓海外市场。”一个刚刚入驻的商户盘算着自己的新计划。据介绍,中国石狮国际食品城已被纳入经认定的市场采购集聚区范围,在这里做生意,符合条件的企业即可享受市场采购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的诸多优惠政策,在店门口就可做国际贸易,享受一次报关、一次检验、一次放行的政策,货物将快速走向国际市场。

  不仅如此,商户们还可以享受到线上服务带来的便捷与流量。据中国石狮国际食品城相关负责人介绍,食品城三楼区域的大部分空间已作为直播孵化基地与电商区,目前已有10多家公司入驻,100多间店铺投用于电商与直播。中国石狮国际食品城还注册了天猫旗舰店,与电商平台合作为商家打造线上食品城,让入驻的商家足不出户就能将产品卖往全球。

  “买全国、卖全球”已成为泉州石狮的贸易新业态。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石狮市主动顺应国际贸易新变化,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大局,依托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等平台,全力以赴“稳外贸”。今年1—9月,石狮市外贸出口额达274.8亿元,增长22.3%,其中,出口“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146亿元,增长了7%。

  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于健龙在昨天的开幕式上表示,海丝品博会紧抓经济复苏的有利时机,以泉州石狮作为全国首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预包装食品试点为契机,深耕食品产业,为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搭建了有效的平台,创新了办展理念,促进“海丝”经贸文化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战略。 (记者 温文清 通讯员 许晓城 文/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惠安县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
  •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勇当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 石狮打造全球男装采购枢纽与跨境电商产业集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