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热茶 拉近厝边距离
王锦芳阿姨鼓掌欢迎厝边
王美燕阿姨笑着开门欢迎厝边(中)
林义敦阿伯与厝边们聊天(右一)
看到拜访的厝边们,痴呆的郑阿姨笑了
第12站:开元街道华新社区
历史:2002年由原华新居委会整合而成
现任头家:书记黄梅华;主任黄佩芳
闽南网10月28日讯 邻里乡亲一个微笑,一句问候,能把心中那份邻里情暖得炙热。
“一句问候,添情几分。”昨天下午,华新社区“敲门日”主题互助会,很多邻里间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数十名厝边,十来个人一组,沿着社区小路,分批拜访各位陌生的厝边。开门的厝边,大多笑脸相迎,热情地把人迎进家中,递上热茶,聊着社区的新鲜事,像相识多年的老友般自然地话仙。
随行的70岁的黄秀端阿姨感触最深,她家住在社区河岭新村,跟着“敲门日”活动小组走了一圈,她认识了好几个老人,还相约以后一起逛公园。
这样邻里相亲相爱的活动,厝边们收获了热情的笑容、暖心的问候和久违的邻里情。
同时,本报968111便民队伍和发行队伍也一同走进社区,把许多免费的惠民便民服务送进社区,帮助困难户解决了许多生活难题。
敲门镜头1
鼓掌欢迎厝边聊天认识校友
73岁的王锦芳阿姨家住前孝悌巷。
门敲开,一张洋溢着热情的笑脸,马上就把我们的紧张情绪给融化了。看到这么多拜访的厝边,她拍着手把我们迎进家门。
“来,多吃块糖果,茶再喝一杯,真高兴大家来我家呢。”王阿姨忙着烧水、泡茶,拿着桌上的水果、糖果,一个个递给厝边们。两天前,听说社区举办“敲门日”活动,好客的她就到居委会打了招呼,邀请厝边们到她家里坐一坐。我们十几个人把她家客厅坐得满满的。
王阿姨是一名退休教师,和每位厝边们聊天问候打招呼,和随行的泉州义工俱乐部的小吴聊了会,发现两人是同一个学校的校友,还都认识老校长,说着校园故事,大家都乐哈哈笑起来了。
敲门镜头2
我是新厝边呢大家要常来哦
66岁的王美燕阿姨搬到孝悌巷10多年了,不过,论起资历,还算是个新厝边。
敲开她家的门,一阵“汪汪汪……”的狗叫声就传出来了。“狗狗怕生呢,大家别怕,请进屋吧。”又是一个热情的王阿姨,她边领我们进屋边笑着说,平日里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泡茶聊天的机会真的很少,她还笑着说,家里的位子估计都不够坐呢。
王阿姨在搬来之前,孝悌巷里就住着几位相识的旧友,也听说小巷厝边的热情和随和,果然,还没入住便和附近的厝边熟络了起来。
我们笑着聊着王阿姨的新厝边故事,不多会就和她家的狗狗熟了。
辞别王阿姨,狗狗趴在院子里的栏杆上“汪汪汪”地叫着。王阿姨在我们身后喊着:“大家有空常来啊,我家狗狗很聪明的,以后更熟一些,它都会到门边迎接你们呢。”
敲门镜头3
进门聊天喝茶仿若熟识多年
林义敦老伯也住在前孝悌巷,社区里的厝边们上北门街买菜、出门办事,基本都要经过林老伯家门口。
早在几天前,林老伯就在海都报上看见了“敲门日”活动的预告。在门口把我们十几人迎进他家,他就直点头,“这活动又深入又细致,挺好的,挺好的。”
很多厝边对林老伯都很熟呢。大家笑着聊着林老伯的热情大方,说很多厝边经过他家都会主动和他打个招呼,甚至进门喝杯茶,聊上两句再走。附近卖菜摊子的主人和环卫工人,也经常坐在老伯家门口的台阶上歇歇腿,喝口水。
社区工作人员还很神秘地“透露”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林老伯爱干净,门口的楼梯一天要拖两次,早晚各一次,都快成大家首选的歇脚休息处啦。
聊着林老伯的“秘密”,笑着分享他家门前的歇脚故事,就像熟识多年的老友,敲开门,坐着,聊聊天。
敲门镜头4
看着拜访的厝边痴呆的老人笑了
一路走着,大伙路过了吴伟宏家,不少老人知道他母亲郑秀金阿姨患有老年痴呆症,都商议着去看看郑阿姨。
看到我们,郑阿姨不停地笑着。吴伟宏说,母亲喜欢热闹,这么多人来,她很高兴。厝边们你一句我一句地问候着郑阿姨,他们说,“金婶,你还记得我吗”、“我们一起去逛公园好不好”、“我们明天再来跟你话仙要不要”。
8年前,郑阿姨患了老年痴呆症,平时几乎都是吴伟宏在身边照料着,还经常推她去逛公园、说笑话、唱戏曲来哄老人开心。“伟宏太孝顺了,哪里还能找得到这么好的呀?”吴伟宏被赞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互助会花絮】
发行游戏火热便民服务到家
昨天下午,本报968111便民队伍、发行队伍,带着许多免费的便民项目和好玩的游戏,来到活动现场,受到厝边们的热烈追捧。
发行队伍组织的“头顶书本步行”、“折叠旧报纸”两个游戏,被现场的孩子们围得满满的。
活动开始前,明视眼镜工作人员给厝边们提供了免费验光,还赠送老人们10副老花眼镜。
便民服务队还把10份灭蟑、灭鼠药物,现场分发给困难厝边。同时,免费家电维修、免费电脑除尘维修的师傅也都赶来现场帮忙。(厝边记者 林继学 吴佳弘 吕波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