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民间藏宝图” 十余厝边市区“寻宝”
读者参观苏先生收藏的筷子笼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昨日上午,本报组织十余名读者,循着“民间藏宝图”,在泉州市区“寻宝”。藏家热情好客、厝边兴致勃勃、藏品丰富好看,让本次活动欢笑满堂,大伙直呼过瘾,“真是不看不知道,长见识了”。
随着此次交流活动的圆满结束,本报推出的“民间藏宝图”特别策划暂告一段落。今后,这个策划将固定成一个栏目,随时推出。如果您热爱收藏、家里藏着值得一炫的宝物,欢迎随时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告诉我们,我们将继续探寻泉州丰富的民间收藏。
海都铁杆读者
早晨六点赶来赏宝
藏家拿出珍藏的古钱币给大家观赏
吴阿伯是南安官桥人,今年快60岁了,头发已有些花白。昨日早晨六点,吴阿伯就赶到泉州市区。“我是来赏宝的,当然要趁早。”吴阿伯高兴地说,“我是海都报的忠实读者,1997年在福州时就开始看了,还从创刊号开始珍藏……”不仅来赏宝,吴阿伯还带来了自己的宝贝,邮票、彩票、电话卡等装满了一个大袋子。
虽然天气阴晴不定,还下了一点儿雨,但10余名报名参加赏宝的厝边,都带着自己的部分藏品从各地赶来。晋江的李女士还特地把读中专的女儿带来了,“感觉这些藏家很有涵养,想让孩子也受熏陶,学点东西”。
藏家厝边兴致勃勃
交流心得满堂欢笑
奇特的酒壶吸引读者
厝边们的到来,受到了藏家们的热烈欢迎。收藏酒瓶的叶志雄先生,早早就泡好了茶等,茶凉了人还没到,他倒掉又重泡了好几次。大伙到他家后,他将自己最喜欢的一套京剧脸谱酒瓶摆在显眼的位置供大家欣赏。“哇,太漂亮了。”一进门,就有人忍不住发出感叹。叶先生则在一旁兴致勃勃地为大家介绍。
“我再让大家看一个好东西。”说着,叶先生从房间里搬出一叠用报纸包着的东西,里面有精美的年历卡,书签式、相片式、手帕式各式各样,还有一张唱片上也画着年历,据说还可以唱出歌来。“太好看了。”李女士坐在一把椅子上,耐心地一张张翻看。
苏宝星先生家整堵墙上的筷子笼,也让厝边们吃惊不小。苏先生家收藏古钱币,前来参观的蒋女士还特意带来几枚钱币请他鉴别真伪。“以我的经验,这其中有几枚是仿的”,苏先生很直爽说出自己的看法。蒋女士听后,感激地点点头,并请苏先生对每一枚钱币说说那个年代的故事,引得满堂称赞。
藏家大方相赠
每人一幅拓片
收藏有300多幅拓片的万老伯,一听有人要来家里参观自己的拓片作品,老人早早准备好了消暑的饮料,还在村口的大榕树下等着。一直快到了中午,才把客人们给盼来了。
刚一进门,老万就热情把大家招呼到挂满拓片的小屋前,逐一介绍了起来。“这是我拓的老君岩,这几幅紫红色的是泉州十景……”老万一口气介绍了十几幅作品。
来自南安仑苍的黄先生看得十分入迷,“我收藏的都是一些小玩物,不用花太大的力气,但像万老伯这样投入了这么多的精力,这么多时间钻研,真的很不容易”。“收藏是一种乐趣,万老伯能够让自己乐在其中,还是挺让我佩服的。”喜欢收集寿山石的小陈也对老万的执著表示敬佩。
临走前,老万送给每位读者一张自己拓的中国四大美人图,“接下去我还打算拓印100个名家所画的观音图,大家有兴趣可以常来看看,来坐坐,泡泡茶也行。”万老伯一边说,一边把大家一直送到了村口。(本网记者 杨梅香 吴佳弘 黄谨 实习生 王见明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