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村民痛心玉田渠污染严重给市长写信 市长作批示

2011-06-10 03:06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0


桥下河渠已被水葫芦覆盖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尽管已多年离乡,可时不时回老家的傅子记,每回去一次就痛心一次:家门口的那条玉田渠,如今却只剩下整片的水葫芦和垃圾,臭味难忍。

  73岁的傅子记是南安市霞美镇玉田村人。一个多月前,他给泉州市长李建国寄了一封信,反映玉田渠污染现状。没想到,李建国就此事作出了批示。目前,泉州市水利局等已赶赴现场办公,要彻底根治玉田渠污染问题。

缘起5年反映母亲河污染

  玉田渠始建于1973年,总长4.8公里,沿线经过霞美镇玉田、四黄等6个村庄,流域有2万多人,主要用于补充南高干渠的引水流量。

  傅子记回忆,以前霞美镇是糖蔗主产区,所有原料蔗都是用船经过玉田渠,运抵泉州糖厂。每到冬春,这里繁华景象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繁华持续到1985年左右,泉州糖厂倒闭,金鸡拦河闸建成后,玉田渠就此萧条。由于工程建设年代久远,加上长期以来资金投入不足,工程年久失修,玉田渠设施老化严重;同时,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质污染严重。

  玉田渠的这些变化,傅子记看在眼里痛在心里。2006年,他第一个去找泉州市水利局反映玉田渠污染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工程至今没动工。

  去年年底,傅子记在本报的“荡清北渠”系列策划上看到,泉州市长李建国带队亲临北渠现场,要求解决污染问题。李建国对水资源的重视,让他看到生机。于是,他试着给李建国寄了一封信。

现场 居民用水受到威胁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南安市霞美镇玉田村。只见玉田渠沟渠内水面被生活垃圾、水浮莲、杂草覆盖,河水浑浊,已成死水,河岸边的公路部分塌陷。

  玉田村书记傅金角说,这条河沟的河运功能早就消失,污染已持续有20年之久了。这几年来,村里也一直在清理垃圾,但治标不治本。他说,目前玉田渠承担着沿线排洪、排涝功能,但由于进水闸已被关闭,沟渠成了死水,很担心暴雨时,玉田渠没法发挥作用。

  更重要的是,河沟水质受到污染后,渗透到地下,污染了附近居民的水井,影响用水安全。傅金角介绍,玉田村内共3000多人,喝的都是井水。但沿河沟1000多人家中的水井,早已废置多年不用。“此前,他们把井水标本送去化验,受到污染不能喝了。”傅金角说,目前这些村民只能到离沟渠较远的村民家中取水。

部门 两步骤改善玉田渠

  记者昨天从泉州市政府了解到,收到傅子记老人来信后,市长李建国高度重视,并作相应批示。随后,泉州市水利局会同南安市水利局、霞美镇政府到玉田渠现场办公。

  泉州市水利局提出两个步骤,改善玉田渠现状。第一步:实施应急清淤。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南安市霞美镇政府在近期组织对水葫芦和重点淤积地段进行应急清理。泉州市水利局已通知金鸡拦河闸管理处配合放水冲污,今后也将制定开闸放水冲污制度。同时,确定由霞美镇政府对玉田渠落实专人管理。

  第二步:抓紧该片区防洪排涝规划的实施。鲤城区金浦排洪规划已实施,并完成了金浦排涝站的建设,解决了玉田渠防洪排涝出口问题。泉州市水利局建议,南安市政府抓紧该片区防洪排涝规划的实施,采取清淤、护砌、截污等工程措施整治玉田渠,并加强该片区的防污治理,以彻底根治玉田渠的污染问题。(本网记者 陈丽娟 田米  张清清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5棵绿化树遭“截肢”
下一条:频频打砸汽车玻璃 11人盗抢团伙落网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