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校友“寻根” 揭开泉州首所大学“面纱”
闽南网2月21日讯 拄着拐杖,在儿子的搀扶下,88岁的苏昭葵老人,昨日早早地就来到泉州市档案馆“寻根”。几天前,他从香港来到泉州,求助海都记者,想要找到他的海疆学校学籍档案,用于办理离休的相关证明。而创办于1944年的海疆学校,是泉州第一所大专院校,苏昭葵是五年制师范科第二届的学生。
找到71年前的学籍档案,苏昭葵老人有点意外
“苏昭葵,17岁,福建省永春蓬壶人。民国35年(1946年)8月考取,10月入学注册,第二年3月入学。”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的学籍档案很快跳了出来,右上角的照片是一张青涩的少年脸庞,两鬓发白的苏昭葵连连摆手,“像我吗?我自己都认不出了”。
小学跳级,苏昭葵读了四年半就毕业,初中时,他开始向往刚刚创办的海疆学校,“师范生不用交学费,还会有一定的补助”。初中毕业后,他同时报考了当时的永春一中和海疆学校。先是在永春一中读了不到一个学期,后收到海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才赶往泉州读书。
老人已认不得档案里的自己
海疆学校的原校址位于现今泉州市第一医院附近,苏昭葵还记得,学校有两座平房和两座楼房,作为教室和宿舍。主要以广东、福建的人居多,都是来自各地的尖子生。“思想开放,什么样的思潮都有。”苏昭葵记得,1949年9月1日,苏昭葵跟着同学们一同出来迎接游击队员进城,在游击队队伍中突然走出一个人,竟然是自己的历史老师,老师见到他们,激动地出来与他们打招呼。“那时候才知道,老师一边给我们上课,也一边参加游击队。”
1951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晋江县新华书店工作,之后一直在新华书店工作到退休。1991年,妻子和父母搬到香港,他也一同跟了过去。“我们的校友,每年都会聚一次,都是我这把年纪的。”苏昭葵说,一年又一年,参加聚会的人越来越少了。(海都记者 彭思思 田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