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不离身13.4万养老钱却没了 警方千里追赃冻结账户
闽南网12月1日讯 前天下午,68岁的廖老伯刚刚从江西回来,便马不停蹄赶到鲤城公安分局海滨派出所。他揣着追回的养老钱,和一副锦旗,想当面感谢一下办案民警尤警官。
今年9月初,廖老伯在卡不离身的情况下,卡里的13.4万元被人转走,银行记录显示,这笔钱的转出地点在江西南昌,他急忙报了警。鲤城海滨派出所尤警官接警后,立即赶赴江西。经过一个多月侦查,两地警方合力抓获涉嫌信用卡诈骗嫌疑人7人,追回全部赃款。
卡不离身 13.4万养老钱没了
廖老伯是一名退休职工。这张储蓄卡,是四年前办理的磁条卡。
今年9月4日,当他准备将钱从银行卡转到支付宝时,被提示余额不足。廖老伯到银行一查,发现自己的卡里只剩下28元余额。他赶紧报了警,“我前年脊椎突出,做手术花了6.6万,这对我来说就是以后救命的养老钱啊。”
廖老伯觉得奇怪,储蓄卡没有办理网上银行,只跟支付宝绑定,平时也很注意信息的保护,卡更是从来没有丢过、离身过,怎么会发生这事。
鲤城区海滨派出所民警尤警官接警后,立即展开调查。
祸起一次刷卡消费
尤警官介绍,廖老伯是中了刷POS机卡被复制的陷阱。
今年年初,廖老伯到动车站接一位朋友,等人的时候,一名推销员向他推销了一张手机卡,廖老伯觉得划算,便跟着推销员来到一家手机店里,刷卡1000多元,买了电话卡。正是这台POS机,在廖老伯刷卡时复制了银行卡的信息,并随后在他输入密码时,通过后台已记录下包括密码的银行卡信息。
民警介绍,这伙人分工明确,推销办手机卡、装软件、收集信息、制卡、取款等各个步骤,都有相应负责的人。泉州的两名嫌疑人任某受雇于正规手机店,负责寻找受害者推销,左某负责复制软件的安装,两人都是江西人,经由中间人牵线认识。8月份,两人回到江西,和其他同伙一起,将廖老伯的卡复制两张,用转账和取款方式,支取13.4万余元。
两地警方通过冻结银行账户,追回全部赃款,并将团伙成员全部抓获。
尤警官提醒道,磁条卡的磁条信息很容易被复制、进而克隆盗刷,而芯片卡能将信息内置,卡内敏感数据难以被复制,安全系数更高。近年来,很多银行开始陆续推广芯片卡,有的还会发短信提醒客户进行更换。市民可尽可能更换芯片卡,防止卡信息被复制,引发财产损失。(海都记者 陈莹钰 通讯员 王盼阳 蔡玲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