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漳州新行政中心初选“天圆地方” 将征集市民意见

2012-06-26 22:30 来源:闽南网 0
漳州市新行政中心规划,初步选定“天圆地方”方案。这一方案既有漳州土楼特色,又寓意着发展变化、社会安宁。 昨日上

1

“天圆地方”模型图

2

漳州市文化中心效果图

  闽南网6月21日讯 漳州市新行政中心规划,初步选定“天圆地方”方案。这一方案既有漳州土楼特色,又寓意着发展变化、社会安宁。

  昨日上午,漳州市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市委书记陈冬等领导就漳州市新行政中心和漳州市文化中心等项目方案进行讨论。“天圆地方”方案水体较多,市领导普遍赞同把水体部分建成绿地,减少运营成本。

  陈冬要求,规划部门要公示设计方案,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确保今后少些遗憾,进一步提升漳州城市形象和区域价值。

“天圆地方”方案 全面诠释漳州特色

  按照目前的方案,规划的新行政中心有一座方形的主楼和四周环绕的倒U字形群楼,以及一座圆形的行政服务中心组成。主楼与周边建筑群都有水系相连。其中,主楼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周围建筑群面积5到6万平方米,行政服务中心面积2.5万平方米。

  漳州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方案结合“天圆地方”的理念,并运用土楼和闽南骑楼的元素,集具代表性和现代化气息。方案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土楼,全方位诠释漳州的特色。“天圆,蕴含产生运动和变化的特征,体现漳州市追求发展变化,社会进步的信心;地方,蕴含内敛和安宁,展现安宁、稳定的社会,促进全市人民和平共处。”

专家建议水体改绿地 减少运营成本

  这套设计方案中,专家最看好也最担心的,都是行政中心内丰富的水体。

  由于没有活水自行流动,大面积水面都要靠水泵输送,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专家建议进一步减少水体面积,这得到漳州市领导普遍赞同。会上,大部分市领导建议把水体部分建成绿地,这样既增加绿地面积,减少运营成本,又可以是今后大型活动的主要场所。

  此外,主楼外方内圆的结构和周边群楼大部分是东西向,节能、采光等也要引起重视,建议进一步优化设计。同时,要考虑停车、通行等问题,方便市民。

□相关新闻
漳州市文化中心规划 追求视觉效果

  本报讯除了漳州市新行政中心,会上还讨论了漳州市文化中心的规划方案。

  文化中心位于漳州总体规划的行政中心区中,由四座圆形的土楼状建筑和一个下沉式浮岛组成。四栋土楼状建筑分别是博物馆、图书馆、展览管和文化中心,耸立于浮岛的四角。俯看之下,文化中心整体外观就像就像“四菜一汤”土楼群,远望又像水仙花。

  漳州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漳州市文化活动中心充分考虑和周边建筑、环境的关系,保持行政中心与城市金融区核心中轴线区域开敞,充分考虑并比较不同角度、距离观看文化艺术中心、碧湖生态园以及远山,从细节上追求整个区域的完美视觉效果。(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群)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深夜四个蒙面人屡抢单行女
下一条:女版“药家鑫”引发网友热议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