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江滨路非机动车道残缺严重 该路一期改造设计标准低

2012-06-07 07:57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6月7日讯 非机动车道与主车道台阶落差高达五六厘米,实在很难上下;非机动车道被人行道“逼”得没处躲,最夸张的只有不到10厘米宽。昨天,网友“日月之约”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料称,泉州市区江滨路非机动车道的这“两大特色”,实在不够人性化,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整改。

  邦邦随后从泉州市政工程管理处了解到,因此前道路设计标准,江滨路非机动车道确实存在上述不足之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因改造资金较大,若勘查现场发现确实需求改造,他们将报给上级部门,争取列入明年的城建计划。

非机动车道残缺很严重

  昨天下午,邦邦骑着电动车沿江滨路体验,整条江滨路非机动车道基本处于残缺状态。自海景国际开始,非机动车道与主车道的台阶落差高达6厘米左右,车辆根本无法上去,电动车只能混杂在机动车道的车流中。

  浦西万达至田安大桥施工段,车流量较大,骑着电动车穿梭在机动车道的车流中,特别危险。到了港务码头段,邦邦发现,此处的非机动车道越来越窄;再往前,靠近土地后旱闸处,残存的非机动车道还种了植物;继续往前,非机动车道“消失”。

  邦邦看到,非机动车道越来越窄的现象,在海景国际小区路段也存在。

设计标准低所致勘查并考虑改造

  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网友所说的,事实上就是无障碍通道缺失。江滨路拓改分两期,一期工程改造得早,是按照公路标准来设计的,本就没考虑非机动车道等慢车道。后来在拓宽时,除了顺济桥附近路段有往晋江延伸外,基本都是按照现状拓宽。因道路条件有限,最终选择用主车道代替慢车道,慢车道残缺现象严重。因此,问题较严重的也都集中在一期工程上。

  针对网友所反映,该负责人说,他们也将前往现场查看,并予以考虑。只是按照规范要求,无障碍通道至少需要1.5米宽,这样所需的资金较多。而且,此前道路建设是按照快速路的标准建设,是否需要增设无障碍通道,也不是该部门能定夺的。如果经过现场勘查确实有必要设置的话,他们将上报给有关部门,争取将此列入明年的城建项目计划。

  相关人士提出,目前泉州城市建设过程中,许多道路拓改都是“牺牲”非机动车道,导致多处道路非机动车道功能缺失。他们也希望,今后规划部门可多考虑到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行走,考虑整个慢行系统的建设。(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当值邦邦 陈丽娟 田米)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宝马女司机撞残三轮摩托车夫 遭对方上百万天价索赔
下一条:鲤城江南街道内沟河出现一具男尸 鲤城警方正在调查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