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个别公交线路绕圈或重叠等设置不合理 市民盼优化

2012-05-12 08:26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0

公交站点
田安南路道路窄,公交路线多,高峰期时容易堵车

核心提示

  坐公交,图的就是省钱、方便。不过,有市民认为,泉州个别公交线路设置不合理,绕圈、线路重叠或布局密疏不一。

  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市区的58条公交线路中,有28条停靠新车站(中医院)站点,线路重叠密集;而沿海大通道海景国际花园至虫寻埔段近10公里长,却只有5路复线唯一一条线路。

  对此,泉州公交公司回应称,在交通和规划部门牵头修编的《泉州中心城区公交线网规划》正式出台前,今年将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一些不合理线路进行微调优化。

【走访调查】

28条公交线路 停靠新车站

  据市民郑先生反映,泉州公交线路多有重叠和绕圈现象,比如33路和17路就重叠较多,应该进行线路优化。

  记者昨日在走访一些公交站点、询问一些公交司机时发现,中心市区公交线路聚集态势较明显。从城雕开始到田安南路与泉秀街交叉口是一个单行圈,受此影响,多条公交线路的公交都挤在田安南路。

  在温陵南路新车站旁有泉州中医院,又是前往南大门泉州大桥的必经之路,因此人车流量都非常大。在公交站牌上,则有2路、3路和4路等28条公交线路停靠。在边防支队站公交站牌上,有2路和3路等15条公交线路停靠。“公交这么多,真羡慕现代中学的学生。”一名市民这样说。

  中心市区还有两大公交线路密集地,分别是钟楼附近的泉州一院和二院,以及客运中心站东门和南门,都有约30条公交停靠。上述三地点,线路均密集发达,坐公交方便,候车时间基本上在三五分钟内。

个别路段 近10公里一趟公交

  与上述公交线路“扎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区有的地方近10公里都见不到公交。

  “在沿海大通道丰泽段,滨海公园慢线系统下月将完成,可这条路怎么都没一辆公交车。”市民李先生称,沿途有不少海鲜店,滨海公园也即将建成,可公交没跟进。

  昨日,记者驱车从海景国际花园出发,顺着沿海大通道一路前行,周围民居不多,但有不少海鲜餐饮店,滨海公园已见雏形。可直到泉州港务集团附近,近10公里才见到一块公交站牌,上面仅挂着“5路公交复线”。市民潘先生已等了10多分钟,要到中心市区办点事,但只有5路复线可搭。

  同样有市民反映,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和泉州博物馆附近,有6条公交线路,分别为37路、46路、201路、601路、203路和208路,按说线路也较密集了,可是公交还是很难等。

  经查询,除208路和203路外,其他公交发班时间都要间隔约20分钟。泉州公交公司回应称,上述线路大多数是长线路,因此候车时间被拉长了。

  在刺桐路也有类似现象。尽管有7条线路停靠,但真正贯穿刺桐路的仅有22路和202路,而且票价贵,都是上车两元。其他5条都是停靠部分刺桐路。其中202路每10到12分钟一班,22路则为每20到35分钟一班。

【部门回应】

不合理线路 有待微调优化

  对于上述现象,泉州公交公司的陈副总昨日回应称,公交线路都是跟着客流在变化,乘客多的地方公交线路自然会相对密集。新车站到边防支队是单行圈,钟楼附近有医院和步行街,客运中心站则是客流量较大车站,这些都是公交密集的原因。不过,今年将专门针对部分公交线路绕圈和重叠现象,结合站点改造和线网规划,进行相应微调和优化,具体调整方案还没有出台。

  其中,江滨路北段已有36路停靠,由义全街方向进入江滨路驶往浮桥方向;南段则由于目前周边居民不多,客源成问题。

  陈副总还说,等黄龙大桥通车了,初步计划将对高铁始发的3路、22路、17路、33路和K1线等5条线路进行调整,避开堵点和单行圈。优化线路,目的是提高运送速度,方便赶动车的市民。

征集令

  连日来,本报推出“聚民意提升公交服务”系列策划,希望汇聚各方力量,群策群力,共同提高泉州的公交发展水平。

  等车难、线路设计不合理、公交通达性不够、夜班公交少、公交不准点、票价高等,对于泉州公交存在的问题,您有何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或者发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我们将把你的建议意见转交给相关部门。(N本网记者 陈建辉 曾小琴 黄启鹏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市区主干道鸣喇叭噪音全超标 即日起严查"鸣喇叭"
下一条:科技创新 领航泉企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