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文化事业要有更大担当

2012-05-07 17:23 来源:泉州晚报 0

  千年的文化积淀,让泉州享有了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而如今一份《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更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泉州文化事业发展的关注。人们期望随着《实施意见》的逐步落实,城市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升,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泉州能打出更响亮的文化品牌。

尽快成立社科院文学院
提升文化档次

  “整合社科学术文化资源,为成立泉州市社科院做好人才准备。推动各县(市、区)成立社科联机构,积极培育地方优势学科领军人才方阵。”《实施意见》关于社科院的这几句阐述,让市社科联主席吴少锋备感振奋。

  社科院是一个综合性研究机构,是一个地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吴少锋说,泉州市社科联从2009年就开始拟写泉州市社科院筹建方案,如今,条件日趋成熟。全市已有18所大专以上高校,泉州市戏曲研究所等涉及社科学术文化社团60多个,“我们呼吁尽早成立社科院,突破编制瓶颈,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充分发挥社科院的智囊团作用,推动产业、文化、城市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同时,他也希望泉州各县(市、区)社科联组织能尽早实现零的突破。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学具有基础性作用。“泉州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有知名度的泉州作家少,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学精品少,《实施意见》提及的‘泉州文学院’设立后可以签约知名度高的优秀作家,规划题材开展文学创作,同时组织文学研究交流,通过创作一批优秀作品,培养一批优秀作家,让文学更加深入人心。”文学爱好者吴先生说。

用好专项资金打造文学艺术精品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吴新文认为,泉州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目前挖掘不够、塑造不足,“《实施意见》出台对于建设文化强市具有重要意义,但关键还是抓好政策措施的落实,充分使用好设立文化精品创作专项资金,努力打造文学艺术精品工程。”

  吴新文表示,设立文化精品创作专项资金,有利于集中一定财力支持文学艺术创作,这部分钱建议重点扶持南音、梨园、高甲、木偶及闽南歌舞剧,有计划地推出符合时代主旋律和闽台题材的小说、散文、电视剧、戏曲、闽南歌舞等,奖励优秀作者、优秀演员。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资金使用和监管的责任,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起到推动文化发展“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传承传播两手抓确保闽南文化不“褪色”

  作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城市,泉州要有怎样的担当?《实施意见》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在创新思路,传承、传播好闽南文化方面,令人期待。

  泉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研究会会长陈日升表示,泉州文化界人士要共同努力保护好闽南文化,确保文化特色不“褪色”,同时,发挥人的能动性,以创新精神让闽南文化焕发异彩。

  在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看来,保护闽南文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传承和传播。“首先要把泉州千年来积淀的宝贵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其次,要创新闽南文化传播的渠道、方式、方法,提升闽南文化的影响力”。目前,泉州木偶剧团正在积极筹建泉州木偶剧院,项目争取明年底投入使用。除了搭建传播平台,剧团还把培养人才作为工作重点,与本地院校合作,培养传承型人才,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办班,培养创新型人才,“只有两条腿走路,木偶艺术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人是文化服务主体设施建设需配套文艺人才

  基层文化馆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目前全市1/3以上的文化馆人员欠缺,已成为制约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一大因素。让人欣喜的是,《实施意见》就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丰泽区文化馆馆长傅树明表示,人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希望在科学规划建设文化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时,同步考虑配备相应的高素质文艺工作者,落实经费保障,配套活动场地,真正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全网络覆盖的效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加强设施建设让公共文化服务进村入户

  《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大乡镇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加快县一级‘三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项目建设”。

  “这些乡镇农村文化项目的建设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千村万户、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利用农村公共文化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农村改变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洛江双阳街道副书记王鸿章建议,进一步拓展基层文化站的服务功能,在实现图书阅览、电影放映、棋牌娱乐等基础功能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科普讲座、球类运动等呼应群众需求的功能项目;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等文化下乡活动,积极创作和表演一系列农村题材的文艺节目,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本报记者陈凌鹭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科技创新在服务民企转型中求转变
下一条:政企有默契 泉州好磁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