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乐土亚热带雨林 数十巨树倒掉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讯 厦门的李先生上周到南靖县和溪镇的乐土亚热带雨林游玩时,发现有很多参天巨树倒掉,感到非常可惜。前日,记者实地走访,的确发现至少有数十棵大树倒掉死亡,一些巨藤上还有白蚁筑巢的痕迹。
对此,负责管理乐土亚热带雨林的虎伯寮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黄副局长称,他们也很重视倒树现象,专门请来厦大生命学院的教授实地考察,发现这原来是森林的正常更新换代现象,不过,他们也将按照专家的意见,放养一些穿山甲对付白蚁。
乐土亚热带雨林是我国东南沿海唯一的原始植物群落,为我国现有最小的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面积21.3公顷,被世界林业会议定为“珍贵稀有的亚热带雨林”,区内有植物1100多种植物(珍稀植物10多种),80多种鸟类。
专家建议,倒树现象不能杜绝也不能人为阻止
参天巨树倒掉
原是自然更新
李先生说,他上周到乐土亚热带雨林游玩,发现不知什么原因,倒了很多参天巨树,他在密林里还看到多处白蚁的巢穴,怀疑是白蚁侵蚀所致,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
前日下午,记者也来到乐土亚热带雨林走访,沿着密林里的石阶走不到100米,就遇到一棵倒掉的巨树横在路中间,树干直径至少半米,可惜的是,树已死了,树干上还有白蚁虫蛀的痕迹,再往前走,又有一根巨树连根倒掉。一路上,记者大致观察发现,至少有数十棵大树倒掉死亡,而且一些还成活的树上及巨藤上,还有白蚁筑巢的痕迹。
记者将情况反馈给虎伯寮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该局黄副局长称,他们也很重视倒树现象,外界都怀疑是病虫害所致,管理局为此请来厦门大学生命学院李振基教授到乐土实地考察。
今年6月,李振基教授经过考察后,提交一份题为《南靖南亚热带雨林倒木生态学规律》一文。文中称,森林发展过程如同人一样,也会经历青年阶段、壮年阶段,老年阶段等。当某棵常绿阔叶树到老年时(估计100岁左右),抵抗力减弱,容易被风刮倒、被藤拉倒、被虫啃倒,树倒后,新树种又会迅速长出再长大,整个森林因此会此起彼伏。
黄副局长说,李振基教授得出的结论是,倒树现象其实是森林进入成熟林阶段后,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树木进行更新换代的现象,是一种自然更新,体现原始森林自然更新的生态学规律。
对付白蚁
将放养穿山甲
根据李振基教授的考察意见,倒树现象不能杜绝,也不能人为阻止,但可以适当采取措施避免其过早地倒伏。黄副局长说,主要措施有,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带来的声音压力,其次是适当减轻树的负荷,如纠缠树的藤;还有就是适当增加害虫的天敌数量,如穿山甲或本土鸟类等。
“虽然有一些害虫,如白蚁,但我们不敢用药物去除。”黄副局长说,毕竟这里是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用药物会破坏里面的生物多样性,而白蚁的天敌是穿山甲,乐土亚热带雨林里可能还有穿山甲,但数量不多,因此,现在也准备按照专家给的意见,放养一些穿山甲。(本网记者 萧镇平 白自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