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跟企业整体互动起来了
民企“二次创业”的后续效应正逐步显现。不久前,多个本土著名服装品牌将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的总部回迁石狮就是最好例证。是什么激发了泉商们回归创业的热情?泉州服务企业的工作有哪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从现象、探源、乐园、呼应等方面,就泉州“企业总部回迁”现象进行深入解读。
□本报记者叶舒雯
不久前,以“左岸”为首的36家企业,在石狮首批创新型企业运营总部启动仪式上,宣布将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的总部回迁石狮。36家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回迁故里,这被许多人称为“回归潮”,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思考。然而,追寻其背后原因,却不难得到这样一个答案:
总部回迁、回归创业,更像是一股股涓涓细流,汇集成海,助推泉州“二次创业”。
政府转变赢得游子“转身”
如果仅是一两家企业悄然“返乡”,或许说明不了什么;如果30多家企业一起“返乡”,那么我们就得从“现象”的角度来阐释了。
除了泉州人热爱家乡的人文特质,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蔡文良看来,随着长三角、珠三角调低GDP预期,随着近年来泉州高端服务业的逐步发展,这座对台优势明显的海西名城正不断释放其区位优势。
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对回归创业的大力支持更是有目共睹。
“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政府。”对于从故乡发家后外迁发展的企业来说,回迁必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结果,左岸服饰集团董事长洪金山表示,此番将总部回迁石狮,就是冲着做大做强的目标:“采购及品质管控这些后勤部门,对于员工忠诚度、系统化程度要求比较高,设在石狮,对于品牌未来的发展很有帮助。”他说,“真正下定回迁的决心是在今年正月初八泉州举行的民企‘二次创业’大会,我感觉我们党委政府的规划和思维转变很大,简单说就是用市场运营机制去理解到政府服务的态度,跟企业整体地互动起来了。”
“政府转变”成为此次回迁企业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大家谈得更多的,是服务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战狼世家服饰董事长施海容就说:“我们是做服装的,近年来,我们由衷感受到政府对产业链完整性的重视,同时,诸如引进高端人才职业经理人的个人所得税方面的税收优惠,力度也越来越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