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多声部合唱 为南音换“新衣”

2012-04-26 09:16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0

  海都闽南网讯 千年雅乐南音应如何创新,才能被更多年轻人所接受?昨日,泉州市南音专家在泉州七中举行“南音多声部合唱教学”课题开题报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传承中的创新模式。

  这一课题是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基础上申请的一个子课题。课题组负责人、南音传承人郑芳卉老师认为,传统泉州南音的伴奏是单旋律且结构缺乏变化,多为单声部唱法,容易让年轻人产生距离感。“如果能在保留南音独有的韵腔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音乐技法,探讨多声部合唱的模式,让更多学生热爱并演唱南音,相信能够在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

  其实,早在2006年7月,泉州七中合唱团参加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时,就大胆采用了多声部合唱的方式来演绎南音曲目,得到世界级评委的认可和好评,并获得银奖。“实践证明,南音多声部合唱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为践行“多声部合唱”教学模式,泉州七中将设立5万元专项基金,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同时邀请业界专家作为课题艺术顾问,指导南音教学和研究。

  “我们的目的是传承南音文化,在保留南音精髓的基础上达到合唱、和声的效果,让南音老艺人和广大南音爱好者能够接受和认可,激发学生自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郑芳卉老师说。 (本网记者 叶碧玉)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深化改革增强活力
下一条:保安“多管闲事” 社区有奖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