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企业 > 泉州名企 > 正文

中国首部《糖果术语》 将由泉州糖果企业起草制订

2013-08-28 15:30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8月28日讯 中国第一部《糖果术语》国家标准,将由多家泉州糖果企业起草制订。8月22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主办,石狮黎祥食品有限公司承办的《糖果术语》国家标准专家审定会在石狮举行。本次《糖果术语》国家标准送审稿主要从范围、一般术语、原辅料术语、生产工艺术语以及其他术语等五大方面进行标准制订。会议形成送审稿后,将在近期提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核,最终对外公布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与讨论标准起草的12家企业单位中泉州企业占了四分之一,这将有利于提高泉州糖果在行业中的话语权。

为行业首部《辞海》

  可以用“吸”的方式来吃的液体巧克力,究竟是液体糖果还是巧克力制品,或是饮料的一种?最近,石狮黎祥食品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总监翁延俊对这个问题很纠结。不久前的订货会上,黎祥食品在泉州糖果业独家研发并推出了一款新品:吸吸巧克力系列。让翁延俊意外的是,这款新品一推出,立即获得市场的强烈响应。但是现有的行业标准,还没液体巧克力制品的定义,这也引发了不少业内人士的争议。

  纠结的不止翁延俊和液体巧克力。近年来,中国糖果行业进入一个百花齐发、明星产品辈出的繁荣时代,由此各种新名词、行话不断产生,同时企业各自定义甚至形成南辕北辙的尴尬格局。此外,企业对糖果、巧克力加工术语的理解不同,也造成信息交流或对标准、法规理解出现歧义和误解。“这主要是中国糖果行业在专业术语领域,至今没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国家标准,只能沿用一部老旧的行业标准。”中国商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标准规范处副处长刘振宇表示,《糖果术语》国家标准的尽早制订出台已势在必行。

  据悉,《糖果术语》相当于糖果行业的《辞海》。

给创新预留了空间

  不过也有部分企业担心,中国糖果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一旦过早形成标准,会不会限制行业的活跃与创新。刘振宇表示,正是考虑到这一要求,国家标准在某些环节是预留了空间,在定义上不会那么明确。“术语要求简洁,并没有加很多修饰性名词,尽量不设定太多的框框。”

  据悉,本次制订《糖果术语》也是在综合考虑我国实际及参照国际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运用标准化的手段,对糖果、巧克力加工术语进行标准化规定,通过对概念的严格定义,选择或确立最恰当的术语,减少多义和同义现象,以避免信息交流或对标准、法规理解出现歧义和误解。“我们特别结合了来自全球的通用标准,这样也照顾到部分出口企业的特殊情况。”刘振宇说。

  “相信《糖果术语》的制订,对规范提升我国当前糖果、巧克力加工,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刘振宇认为,这部国家标准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目前,我国持有效生产许可证的糖果、巧克力生产企业有3500多家,企业规模大小不一,现代加工工艺与传统加工工艺并存,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这部标准的最终出台,对于推动中国糖果行业的整体升级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网记者 陈金兰)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名企业大全 泉州名企地址和邮编
下一条:泉州企业富贵鸟年内有望在香港上市 市场转境外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