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武侠梦亲传五祖拳 泉州非遗传承人传播正确价值观

泉州网   2017-10-18 18:17

­­  在鲤城温陵路凤池巷山外山国术馆,身高一米六的张晓峰和身高一米八的儿子张文钊切磋武艺,两人全身肌肉紧绷,拳与掌接触时发出“砰砰”的响声。张晓峰一边提醒儿子一边出手,不到一分钟两人已是大汗淋漓,一旁手机响起,父子俩全然不顾,专心对招。切磋武艺是张家父子每日的必修课,不论是在武馆还是家里,只要有时间,父子两人便开始对练。

­  张晓峰与张文钊对练

­  张晓峰今年46岁,泉州鲤城人,是泉州市五祖拳非遗传承人,泉州山外山国术馆馆长。个子不高的他异常健硕,一看就是个练家子的。

­  为圆武侠梦,起早贪黑学武艺

­  武侠是什么?是金庸笔下保家卫国的郭靖,是古龙笔下热血少年萧十一郎,是梁羽生笔下我行我素的上官天野……每个热血少年都曾有过一个武侠梦,张晓峰也有。

­  读小学二年级的他一知半解地翻阅繁体版《萍踪侠影录》,当时他幻想自己是那个潇洒不羁的张丹枫,武侠梦从那时便已萌发。

­  1993年张晓峰获全国首届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南拳冠军(张晓峰供图)

­  1986年,14岁的他拜师泉州五祖拳名家苏再福,叩头、敬茶,成为苏老门下一名弟子。当时他就读泉州五中初二年级,为了保证学习、练拳两不误,每天早晨5点半,从后城自家到西街苏师父家这段路,张晓峰空腹推着自行车跑步当做锻炼。到了师父家中,则开始练习基本功,扎马步、走步、踢腿、练拳……这也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当时师父是择徒而教,只有将之前所学融会贯通,师父才会将他叫到身边继续传授功夫。“对于拳法,师父很严厉,一点都不含糊。”张晓峰知道,自己只有更努力,才能学到更多东西,一刻也不敢懈怠。

­  随着学业的加重,练拳和学习越来越不可兼得,15岁那年张晓峰想放弃了,惜才的苏再福不忍,便写信劝导张晓峰。后来苏师父怕他没收到信,还亲自到家里。“如果没有师父的坚持,就没有今天的我。”张晓峰对恩师充满感激。在他家中保留当年恩师留给他的拳谱和手写功法,每每遇到瓶颈,他都会仔细翻阅,寻求突破。

­  短短五年时间,张晓峰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练成身怀武艺的少侠,协助师傅在训练点传艺,1993年获全国首届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南拳冠军。

­  开武馆收学员,传播正确价值观

­  武术能用来干什么?影视作品中,有的武林高手用它来惩奸除恶,有的则用来恃强凌弱。张晓峰认为习武是用来强身、健体、自卫、防身。

­  1991年从华侨职业中专毕业的他,先后当过车间主任、少体校教练、中巴车售票员,每天仍坚持和几个徒弟在家门口的空地上晨练。“你那么喜欢练武,为什么不自己开武馆呢?”好友的一句话点醒了他,铺地毯、买器材……2003年他用2万元将自己家改造成武馆,取名“山外山国术馆”,意在告诉自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需谦虚谨慎。第一批学员仅有11个。

­  张晓峰传授学员武艺(张晓峰供图)

­  2004年春节过后,慕名习武的人越来越多,从11名到近百名,武馆搬到了义全街;当500平米的武馆容纳不了学员训练,2009年山外山国术馆第三次搬迁,搬到温陵路凤池巷。

­  学员越来越多,小到4岁大到50多岁,纪律如何制定?张晓峰想起年轻时令自己后怕的轻轻一拳。当时他和妻子在街上走着,一醉汉从两人中间硬插过,妻子与其产生了争执,血气方刚的张晓峰一拳过去,那人便倒地。“他躺在地上一分多钟,我非常紧张,该不会误把人打伤了吧?”让张晓峰感到庆幸的是,他用力还是有所控制,后来那个醉汉自己爬起来走了。从那以后,遇见再气愤的事,他都会忍住,做到以理服人。

­  “学员上课第一天,我都会和他们强调纪律,让他们在五祖先师的牌位前保证不主动用拳头解决问题。”张晓峰说,他的做法也得到很多家长的认同。有一个学员在学校被同学打了一拳,他妈妈问你为什么不还手,他说张师傅说了,习武之人不能以暴制暴,要以理服人。

­  在张晓峰的办公室内,有一个玻璃柜整齐排放着他和徒弟们在国内外各种武术比赛斩获的奖牌、奖状。作为泉州市武术协会秘书长,他经常带队出访美国、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进行武术交流,他把弘扬五祖拳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  父教子习拳法,子助父共传承

­  张晓峰的儿子张文钊今年18岁,已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并频频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在今年7月召开的第十四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上,张文钊获得五祖拳第一名、大刀第二名的佳绩。

­  张文钊直言:“我并不是自愿习武,是我爸逼着我练习。”5岁时,他便被带到武馆练武。当时张文钊会问母亲,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学其他,我只能练武,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长时间。胳膊拧不过大腿,除了上课,他几乎每天都泡在武馆内,平均一天4个小时。

­  对于打拳,父亲一直都是非常严格。“我曾经因为一个起跳动作没到位,练那套拳练了三个月。”张文钊说,三年级第一次拿奖,迎来的不是父亲的赞许声,而是批评。父亲的严格他历历在目,他觉得父亲是个武痴。“我希望他做到最好,哪怕得第一名,只要有不到位,我都会指出来。”张晓峰说着拍了拍儿子的肩头,眼里流露出对他的赞许之情。

­  现在张晓峰把儿子送到首都体育学院进一步学习。“我希望儿子在大学里学到更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体育语言。”张晓峰说,他想要编写一本关于五祖拳的书,将自己从师父身上所学以及三十余年所悟编写进去,到时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儿子在专业学校的学习造诣,应该是有所裨益。

­  习武是为了什么?14岁的张晓峰为的是圆自己的武侠梦,46岁的他则是为了传承,将五祖拳更好地传承给后人。在这三十余年的习武生涯中,他悟出了武术之道:“习武之人需要遵规守纪,爱国爱民,不斗凶狠。”张晓峰说,武术内容繁多,技术较高,要做到意志坚强,百折不挠,拳不离手,勤学苦练,专研武技,精益求精。(记者 施远圻)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