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小岞镇数百名惠女统一靓丽服饰巡香(图)
数百名惠女统一的靓丽服饰,引来各地摄影爱好者抢拍
闽南网12月28日讯 昨天清晨五点半,惠安小岞镇各村的男女老少陆续集合,他们要到南安灵应寺进香,祭奠当地主祀的正顺王787周年诞辰。
在这个进香团中,数百名统一着装的惠女成为摄影爱好者们的焦点。有人提早一两个小时就在路口找好机位。队伍绕着整个镇的主干道行进,巡香过程持续到下午2点多才结束。
为了展示惠女服装最美好的一面,小岞人策划着各村统一服饰。除了换上适合各自身份的老人装、妇女装、少女装,还要统一金斗笠、粉色花头巾、绿衣裳、红马甲……
在外人看来,惠女服饰被总结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款式差不多。其实不然,小岞的黄丽琼阿姨说,惠女彼此一看发型、服饰的细节,就知道对方是哪个地方的人。
净峰、小岞女性的服饰从清末开始,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及现在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上世纪20年代以前,上衣带领,右斜衽开裾,长过膝,布料则为土产粗纱布等。到了上世纪50年代,妇女进夜校接受教育,婚后的少妇改梳“螺棕头”,衣服用料也改用化纤花布、的确良、东方绸等。
小岞岞兴街上有一家做惠女服饰的小店。店主李阿姨介绍,以前觉得受过教育的女性不愿意穿惠女装了,现在似乎又兴起来了。
她说,手工制作的惠女服饰耗时需数日,价格也得近千元,现在她的小店的订单已经接到明年4月份了。昨天大家去巡香,连店铺里的样品都被乡邻借了去。据说连厦门的婚纱摄影店都来找他们家订做惠女服饰,当地的年轻人娶媳妇,也乐衷于买一套传统服饰换上。
□延伸阅读
小岞“正顺王”是感德“茶王公”
正顺王是江西弋阳人、南宋抗元名将,与文天祥同科登进士的谢枋得。谢枋得在安溪感德则被供奉为“茶王公”。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相传南宋灭亡后,谢枋得不愿在元朝做官,便隐姓埋名,到感德槐植等地讲学、劝道,鼓励民众开垦荒地,种植茶叶,还留下著名《觅茶》诗:“茂绿林中三五家,短墙半露小桃花。客行马上多春日,特叩柴门觅一茶。”
后倭寇压境期间,惠安村民慌乱时,一致推举供奉在人家中的谢枋得雕像为主神,宣传他抗元的事迹和爱国精神来振作村民的抗倭斗志。抗倭胜利后,小岞就把当地的小宫庙拆掉,筹资兴建正顺王宫,将谢枋得供做境主。正顺王宫2006年被批准为惠安县县级文保单位。(本网记者 吴月芳 田米 文/图)(惠安政书有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