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惠安 > 惠安新闻 > 正文

惠安发现罕见碗墓镶满青花瓷片 或为清康乾年间

2013-04-10 09:31 来源:泉州晚报 1

碗墓年代久远
碗墓年代久远

  日前,有市民拨打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称,在惠安县黄塘镇陈林村内坑自然村里有一处古墓,墓上倒扣着瓷碗,看起来很像是座碗墓。昨日,记者和考古学者一起前往一探究竟。

瓷碗多已破碎或属康乾年间

  在当地人林先生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这座古墓。古墓呈长方体状,上方倒扣着近30个瓷碗。瓷碗口径将近20厘米,想要将碗掰下来基本不可能。由于年代久远,瓷碗已经都破碎了,墓穴四周还遗落着不少碎片。而墓穴也只剩下一个洞,里面空空的。经初步测量,墓穴长约3.4米,宽约1米,高约0.8米。

  “把这些沙土扫开,里面还有瓷碗呢。”林先生一边说,一边扫开黄色的沙土,果然,又有瓷碗出现在眼前。“整座墓用三合土和糖水灰筑成,瓷碗直接黏合在上面,画有青色的花瓣纹,可能是青花碗,年代应该在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考古学者刘志成说,上世纪70年代,惠安黄塘曾发现施琅家族的墓,出土了不少和这座墓一样的瓷碗。

附近现合葬墓疑与碗墓有关

  在墓穴的前方,我们已经找不到墓碑。林先生在距离墓穴左侧约七米远的树丛里,发现了一块墓碑,墓碑的后方是一座圆形古墓,但并未黏合瓷碗。“也是用三合土和糖水灰筑成,看来有可能是同一座墓。”林志成说。

  记者看到,墓碑基本没被破坏,墓碑下方有墓桌,也保存得很完整。墓碑的左右上方各写着“晋邑”“日湖”,刘志成分析,晋邑应该是晋江,而日湖则是今日的石狮。另外,墓碑的中间上方写着“清显”,左右两侧写着“考宾理谢公、妣孝庄蔡氏”,中间下方写着“祖坟”二字。刘志成据此推测,这是清朝时期的三人合葬墓,葬着谢宾理和他的两位夫人,大夫人姓庄,二夫人姓蔡,且这座古墓与不远处的碗墓可能是家族墓,为晋江石狮一代谢氏族人的祖坟。

墓主地位较高未见后人祭扫

  据了解,碗墓是我国少数地区特有的墓葬习俗。清朝至民国初年,川东及重庆地区流行用瓷碗与石灰黏合成碗墓的殡葬习俗,一座碗墓动辄用瓷碗成百上千件。2008年3月3日,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群山村坪尾自然村曾发现一古老碗墓,疑为明代夫妻合葬碗墓。

  “在我市,目前已发现的多是将一沓沓碗放进墓中作为殉葬品,像这种碗墓很少见。”刘志成说,按照初步测量的古墓数据,这座墓在当时应该属于大墓,墓主的地位不一般。

  当地一村民表示,他在附近住了将近50多年,从未看到有人到这座祖墓扫墓,因此墓的后人是谁,暂时无人知晓。

相关链接

我市奇特墓穴

  “小矮人墓群”:泉州市东郊(虫+寻)埔村海边,曾一排排放着上千个装有不及正常人一半大的古人类骸骨陶罐,当地人称之为“小矮人墓群”。

  高僧塔墓:2011年,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永安村曾发掘出唐代高僧塔墓。墓顶呈椭圆形,长3.7米、高2米、宽1.5米左右,砖块之间连接紧密。墓地旁散落几块石塔构件,其中一块直径约1米,是八角形的莲花座,另有一个破成两半,附近还发现一个高约1米的石塔珠。

  厝仔墓:1996年,清源山下东侧曾发现一个三合土的明朝厝仔墓,墓碑建在一个拱形的石屋里。2004年,晋江内坑镇也曾发现厝仔墓,该墓在泉州鲜有发现。

  瓶仔墓:1977年曾在永春县湖洋镇发现明朝瓶仔墓,古墓的上方黏合有石头做的瓶子。(记者 石伟琴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骑摩托车载工友出去玩 途中遇车祸自己受伤工友身亡
下一条:惠安一女用“抗过敏”染发膏 黑发没染成头皮开裂化脓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