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丹行机构:货币宽松潮或将成楼市机遇
近日,立丹行机构·厦门公司发布第三季度楼市报告认为,在“稳增长”背景及全球货币宽松潮来临时,后市可能迎来新一轮货币宽松,作为传统保值投资产品房产或将直接受益,为楼市短期回暖提供机遇。
第三季度:岛外三大新兴板块崛起
立丹行机构·厦门公司认为,厦门楼市第三季度,在政策主调维稳信贷趋紧、土地市场“商服为主,居住为辅”的供应新格局形成的宏观背景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销量创新高、价格微涨
2012年前三季度厦门商品住宅供应量为285万㎡,同比去年微跌2%,销售337万㎡,较去年同期增长75%,已达2011年全年销量的1.36倍,达2007年以来最高值。第三季度全市住宅供应122万㎡,环比上涨3%;销售129万㎡,创同期销量新高。
随着上半年销量的迅猛回升,第三季度价格触底反弹,全市成交均价约14368元/㎡,同比微涨1%。在市场整体趋暖的背景下,热销项目纷纷推出景观户型等更优质、档次更高的产品,如推出观景楼王,项目中的洋房、别墅等,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住宅成交价格。
岛外新兴板块崛起
2009年,岛外住宅销量占比首次超过岛内,当年岛内外比为45%:55%,随着岛内外一体化的加速推进,近两年岛内外销量比基本为3∶7格局,未来将朝着2∶8格局发展。岛外新城建设如火如荼,本季度,或新盘入市,或土地大幅出让,岛外集美北站片区、海沧马銮湾片区和翔安南部新城这三大新兴板块吸引了众多眼球。
中大户型产品密集入市
2012年第三季度全市新入市住宅共10027套,其中90㎡-144㎡首改型产品占比为50%,144-180㎡再改型产品占比5%,二者合计占比高达55%,第三季市场供应以改善型产品为主流。2012年第三季度全市住宅共成交11318套,其中90-144㎡、144-180㎡产品占比分别为52%、8%,二者合计占全市成交的60%;而180㎡以上高端产品占比较上季度增长2个百分点。
纵观全市住宅市场,第三季度入市项目中,一半以上项目主推中大户型改善产品,产品发生了结构性转变;从主要项目认购情况看,整体认购率在6成左右,个别项目达8成以上,随着中大户型产品大量入市改善需求逐步释放。
后市预测:
房企积极寻找新思路
对后市,立丹行机构·厦门公司认为,市场将有几个变化:
房产或成保值首选
美联储在当地时间9月13日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通过增加货币供应的量化宽松方式拯救美国经济,随即掀起全球进入新一轮量化宽松潮。
在此预期下,传统抗通胀产品或将直接受益,其中房产作为货币代替类投资产品,购房者应注意选择黄金地段、学区房、快速交通沿线和品牌开发商所开发的房产作为首要考虑四大要素。
开发商尝试开新路
在严厉而长期的宏观调控下,今年第二季度之前,地产行业面临量价齐跌、库存积压、信贷紧缩、行业洗牌等多重生存困境。第三季开始,房企从“怎么应对调控政策、怎么把房子卖出去”向“除了卖房子,还应该做些什么”的思路转变。
聚焦本地开发商,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厦门城市能力提升,未来办公和商业物业将有更多更大发展空间。本地企业正在尝试除了住宅以外的其他物业,积极寻找经营新路。
综合体地块集中出让
城市综合体在规避单一城市开发风险,政策利好、城市规划需求以及住宅投资品被限制的前提下,占据市场利好,而在政府推波助澜、开发商集体迎合之下,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建设迎来契机。
厦门目前已建或在建综合体项目约10个,下半年预计推11幅综合体用地总建274万㎡,其中,思明区3幅、湖里区1幅、集美区4幅、海沧区3幅。随着这些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建成,将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岛内综合体布局主要以优化提升为主,岛外以带动新区开发为主,规模上从原先的小型商业为主的综合体项目逐渐地转变为集酒店、办公、商业、住宅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综合体作为新兴物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着周边项目的发展,最终提升整个片区的区域价值,必将成为厦门房地产市场角逐的焦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