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教育 > 泉州校园资讯 > 正文

大学生活奇葩多 新生入学要学会接受和包容

2013-08-06 15:35 来源:闽南网 0

本期嘉宾:

李雅清,上海财经大学银行与国际金融专业2012级学生

  第一次吃上海菜,雅清被甜得嘴巴发腻,“咋这么甜呀!”

  第一次游上海,雅清就绕着东方明珠塔四处溜达,“这有大都市的范!”

  第一次外出上大学,天南地北的童鞋同处一室,雅清还有点小得意,“就数闽南话最难懂了,讲电话不怕泄露隐私呀!”

  这个晋江女孩,去年考到了上海财经大学。初到“大上海”,这个晋江女孩见识了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和象牙塔里的高校氛围,也开始了在大学生活、交往的各种“菜鸟”体验。

生活滋味不一样,要学会当“吃货”

  经验分享:要抱着“吃货”态度,对美食不排斥,不挑食。

  大学初体验,最先要数食物了。第一次吃上海菜,雅清的“闽南小清新”口味就被浓油赤酱的“上海菜重口味”吓到了,“就说那外婆红烧肉,就至少放了一大勺白糖,又肥又甜又腻。”

  不过,大上海兼容并蓄,中国八大菜系都有,云贵川湘赣这种辣椒、花椒的麻辣鲜香,雅清也尝试了几次。她始终抱着“吃货”的态度:对美食不排斥,不挑食,“可以多去试试看不同菜系,跟不同地方的同学去吃吃地道菜,说不定以后会成为美食家哦”。

每个宿舍都有奇葩

用四年学着接受和包容

  经验分享:不要老觉得别人是奇葩。在别人眼里,你也可能是个奇葩。要学着去接受在大学里,有一大半时间都花在宿舍里,所以宿舍生活关系到大学生活的质量。说到宿舍关系,雅清马上想起来俞敏洪来学校办讲座时说的一句话,“每个宿舍都有一个奇葩”。

  比如男生宿舍,有不洗袜子乱扔的,有睡觉打呼噜的,有三两天不洗澡的,有些习惯让其他舍友无法接受。女生宿舍相对好一些,但长长短短的闲话也少不了。

  “也许你觉得别人是奇葩,但在别人眼里你又何尝不是奇葩。学着去接受吧!”雅清觉得,舍友来自天南海北,生活习惯各异,学会理解和包容,显然是关键。“说同学奇葩,其实是因为有些生活习惯接受不来,有些超越三观,但仔细想想,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四年下来你肯定会接受的。”

  雅清说,用这四年去学着如何包容,如何去接受各种不同的习惯,了解更多不同习俗,其实也是很大的收获。

多和当地人相处

想家了就找同乡会

  经验分享:很多90后不排外,学会融入当地,不要老觉得别人排外。

  到上海上大学后,很多人问过雅清,上海人会不会排外?“要学会接受并好好跟当地人相处,不要老觉得别人排外。”雅清说,排外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实没必要把它特定化、区域化,“不要说上海,晋江人也会排外啊”。雅清说,其实很多90后上海人都不会排外了。

  人在异地,如何排解乡愁呢?雅清有个建议,外地都有很多校友会、商会,可以与这些机构取得联系,他们会给你提供很多信息,帮你融入这座城市。“不过,也不要一直腻在同乡会里,忽略了大学同学,不然同学会认为你排外的。权衡好二者。毕竟,以后的路,还很长。”

□专家支招

攻克三个难关

  大学是新的开始。大学生来到新的环境,见到的是新的朋友,新的老师,需要一个适应期,这是从高中到大学的一个转变。有的学生可能能够很快适应,但是有的可能需要一个月,一个学期,甚至是一年。

  本期,我们请来仰恩大学心理咨询师王艳红老师,教准大学生们如何从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做好角色转换,顺利过渡和调整。

换位思考,别太计较个人利益

  大学“菜鸟”常见问题1:升入大学后,开始宿舍生活。宿舍里天南海北的同学都有,生活习惯、成长环境均不一样,处理不好,很容易发生冲突。

  “大学里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大家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都不尽相同,学会怎么与人相处就很重要了。”王艳红老师表示,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而是要有所行动。首先要心态平和,以诚待人,从自身找出问题所在,把问题摊开,真正解决问题;其次要学会宽容,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不能以偏概全;最后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能总是把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

  有些学生高中只专注于学习,平时缺少与人交流,因此跟老师讲话会紧张,跟陌生人讲话会结巴,这些人更应该主动与他人交流。

做好规划,给自己定个大学目标

  大学“菜鸟”常见问题2:高中的奋斗目标是大学,但是到了大学却没有了目标。加上没人监管,自觉性差的学生,开始玩游戏、忙社团,渐渐疏于学习,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对此,王艳红老师建议准大学生们要给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就没有了目标,只求最后混到一个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但是,没有目标意志力就会薄弱,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有合理的规划,才会让自己有前进的动力,不至于感到空虚、迷茫。

放平心气,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大学“菜鸟”常见问题3:在高中时总觉得自己不一般,到了大学才发现牛人到处是,自己其实算不得什么,很感觉失落。

  “正视自己的角色改变”。王艳红老师表示,准大学生往往心气较高,到了大学总希望能像高中一样当上班长、团支书,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如愿以偿,因此,要学会让自己从中心向普通转变,放松对自己的捆绑,解开束缚自身精神的绳索。

  另外,要有效评价自己。高中的单调生活与大学的五彩缤纷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各种各样的社团诱惑,学生常常因此而迷茫,有的甚至加了十几个社团,人的精力有限,最后只会弄得自己焦头烂额,这就是对自己的评价不准确所做的错误选择。面对各种社团,一股脑儿扎进去是不明智的,要找准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中挑选两到三个,从而发挥所长。(本网记者 庄奕烨)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师范学院宿舍区路灯不亮 学生感觉不安全
下一条:泉州师范学院傅志雄 收藏500多册作家签名本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