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德化网 > 德化新闻 > 正文

探秘德化明清古渡口石刻 印证古代发达水运历史

2014-12-10 11:07 来源:泉州晚报 0

  近日,德化县史志工作者在该县南埕镇南埕村探访时,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协助下,探秘了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明代万历十五年(1587年)古渡口石刻。石刻位于南埕村湖内自然村古渡溪中一块礁石上,据南埕镇退休老干部张时介绍,此处溪流湍急,险滩暗礁多,昔日许多河段需要纤夫拉纤。

 

刻于礁石上的明代古渡口石刻

  石刻铭文清晰完好,铭文“阿弥陀佛”,落款“万历丁亥年二月立”。相邻的水口镇村场村还有一座古老的妈祖宫,供奉着海上和平女神妈祖。

  在该县南埕镇塔兜村、石牛山南麓石龙溪岸古渡口码头附近的密林里,荒草掩蔽着清代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的古义渡石碑,因年代久远,个别文字已风化难以辨认,但仍可辨认出碑文大意是:乡宾(有一定社会地位的长者)张天球“施渡船”,义捐田租收入作为艄公伙食工资,要求艄公义务为过往行人摆渡。

  无独有偶,在该溪下游的水口湖坂古渡溪头渡口,立有两块民国初年的“义渡”石碑,记述当地黄氏族人自清代以来捐资义渡的善举。

   

古老的渡口依然在发挥作用

  原德化方志办主任周宗禧分析认为,明清两代古渡石刻重见天日,印证了德化昔日或可乘木船抵达闽江的历史,以及德化先民乐善好施的美德。

  近年来,德化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明清两代水路交通线重现生机,引来八方游客,增加了当地群众经济收入。(徐艺星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德化彭村水库大坝主体雏形初现 力争2015年元旦前回填
下一条:德化祥云村发展城郊特色农业 培植乡村旅游经济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