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德化网 > 德化新闻 > 正文

德化羸弱农妇挑起生活重担 悉心照顾瘫痪丈夫32年

2014-06-25 15:13 来源:泉州晚报 0

黄秀红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

黄秀红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

  在时间的长河中,32年只是一瞬,而对于人的一生来说,32年意味着半辈子,正如《时间都去哪儿》所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在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68岁的黄秀红,32年来精心照顾下半身瘫痪的丈夫,出门做男人,种田打工赚钱;进门做女人,照顾丈夫和6个年幼的孩子,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诠释了什么叫做不离不弃的爱情与亲情。

天降厄运 弱女担起双重责任

  黄秀红今年68岁,李胜利71岁,两人1963年经人介绍结婚。后来,李胜利还当上了村干部。夫妻俩先后生育了6个孩子,生活虽清苦,却也其乐融融。

  然而,1982年,不幸降临到这个幸福之家。黄秀红说,那年,丈夫到镇上开会回来,路过村里的芦柑园,想上山看看芦柑长势,结果整个人突然倒地,醒来时就不会穿衣服,不能说话了。“那个年代,没有及时治疗的意识,开始只是在家里做些迷信活动,一拖就是20多天,耽误了治疗时机,一直不见好转才到县中医院住院,结果半年也没见好,就只好出院回家了。”

  丈夫瘫痪时,最大的女儿14岁,最小的儿子才出生40天,家里一贫如洗。无可奈何,黄秀红担起了家庭顶梁柱和家庭主妇的双重责任。每天,她上山去挖芦柑坑、割芒草,赚钱买盐油。“家里的农活也只有我一个人做,第一次唤牛耕地,牛跑了,我一个人坐在田里哭,哭完还是用锄头翻了地。”

  忙完了这些,黄秀红还得照顾孩子,一天休息不了几个小时。她说,那段苦日子历历在目,要不是有亲戚乡邻帮忙,都没法想象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

期盼奇迹 希望丈夫站起来

  曾经,让丈夫站起来是黄秀红最大的心愿。

  之前,忙累了一天,黄秀红还用自己买来的针筒帮丈夫打针,再喂药,每天都要搀扶着丈夫到房子四周走走,为丈夫推拿按摩,期盼奇迹出现。

  只是,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30多年过去,奇迹至今没有出现。

  这两年,丈夫被扶着也走不动了,但她仍坚持每天将丈夫扶到轮椅上,推着他在阁楼里走走。

  “其实,我经常会在一个人的时候偷偷地哭,哭完了就会想,哭又能怎么样呢,生活还不是一样要过下去?”

  如今,不管日子多么辛苦,只要面对丈夫,黄秀红都毫无怨言。她说:“其实,我知道他也苦,一有外人来,他都在一旁流泪,只要他好好的,我就最满足了……”

心怀信念 相信日子会好起来

  让黄秀红欣慰的是,孩子都很懂事,由于家庭情况特殊,几个孩子都没能继续读书,只能靠大的照顾小的。女儿14岁时就上山砍柴,儿子12岁时就会帮着挑柴去卖,回家后还帮着做家务。

  “只要肯吃苦,什么都会有的。”黄秀红说,三个儿子结婚时,没有买一样家具,结婚时都只有一套新衣服。“现在,孩子们已经在新村建了新房子,虽然都欠着债务,但现在赚钱的渠道多,日子会越过越好。”

  “以前那么苦都熬过来了,现在孩子也长大了,生活、经济条件慢慢好了,我也习惯了。只要他活着一天,我就照顾他一天。”谈及今后,黄秀红显得很从容。(通讯员 陈志明 李宏图 记者 黄雅珊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德化县城拆除27个临时店面 “两违”拆除进度通报
下一条:德化打造循环经济样本 促进生态和谐发展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