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汽车易“开锅” 怎么防?
(网摘图)
闽南网6月4日讯 炎热的夏天,开着爱车在路上跑的你,突然发现车子莫名“开锅”,水箱上还一直冒着水汽,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处理呢?
遇到“开锅”,首先不要着急,千万不要慌了手脚,在情急之下立即打开散热器加水,这样做不仅不妥还有危险。这个时候,你应该冷静地处理汽车“开锅”。
切记,不要立刻熄火,应该赶紧先找个阴凉处停车降温,让发动机怠速运转,并掀开发动机罩加快散热。另外,调至外循环、热风状态,还可以帮助发动机迅速降温,当温度降下来后,再给水箱加足够的水。加水时,正确的做法是发现“开锅”后,待水温有所下降不再沸腾时,用湿毛巾垫着,先把散热器加水盖拧开一挡,放出水蒸气,稍待片刻再全部打开。同时注意避免将脸部正对加水口上方,防止热水喷出烫伤脸部。
汽车“开锅”具体指什么?
汽车的水箱温度达到沸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车子水箱里的水煮成了开水”的情况。水箱的温度可以从汽车水温表的指示读数看出,一般要求不能超过95℃,当水温达到100℃时,应立刻停止开车。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发动机的温度过高,零部件膨胀会使各部件配合的间隙减小,另外,温度过高会使机油黏度降低,这种情况会导致各部件磨损加剧,导致发动机寿命降低。确实,夏季高温容易使一些车子的水温急剧升高,造成“开锅”,尤其是一些车况不佳的车辆。记者了解到,汽车“开锅”是常见的夏季用车问题之一,所以,“开锅”不是小问题,车主应重视起来,加强预防。
预防“开锅”牢记五要素
其实,汽车“开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即使在夏天也不例外,只要你平常注意对爱车进行保养维护,注意一些用车的小细节,完全可以将“开锅”杜绝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1
保养
车主在换季时要及时做好换季保养,并经常检查散热系统,保持风扇、散热器等部件的机件灵敏。每天出车前,以防万一,你也可以检查一下水箱是不是缺水,如果发现缺水应及时加满。车主也可以在后备厢里放一桶水,以备不时之需。
关键词2
清洗
不要忽视水箱表面的清洗。因为水箱表面的灰尘、棉絮等也会影响到水箱散热,到夏天高温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停车时,可以选择在阴凉处停车,发动机水温过高时就可以在阴凉处停车降温。
关键词3
水温
长途行驶或者长时间行驶时记得注意水温。行车中随时注意水温表的指示读数,要求最高不能超过95℃,一旦超过,车主就要引起警惕了。另外,如果发现水温过高,最好选择靠边停车休息。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加强冷却空气的对流,还可以掀起发动机罩以便于通风散热。
关键词4
空调
如果碰到堵车的情况,在天气未到炎热难耐的程度时,车主应尽量把空调关掉,这样做可以降低水温上升的速度,防止“开锅”。
关键词5
防冻液
提到防冻液,可能绝大多数的车主都认为只有在冬天时汽车才用得到它。但你是否知道,防冻液不仅仅是用来防冻的。其实在汽车防冻液的四大功能中,其中优质的防冻液就有良好的防水箱“开锅”功能。
因为水沸点低,汽车在高温下行驶更容易达到沸点,引发“开锅”。而防冻液的沸点一般要大于105℃,即使是在夏日高温下,也不容易达到沸点。所以如果使用优质的防冻液,将大大减小“开锅”的概率,达到防“开锅”的效果。
防冻液的防腐蚀功能和防垢功能可有效预防“开锅”。首先,由于发动机冷却系统含有5种金属,即铸铁、铝合金、钢、铜及水箱焊接时用的焊锡。而一般水箱主要由紫铜及黄铜制成。防冻液每时每刻都与这些金属相接触,因此必须要有防腐蚀功能,优质的防冻液与水相比能更好地保护水箱,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其次,有许多驾驶员在夏季常常将防冻液换成自来水,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做法,也是增加“开锅”概率的原因之一。因为自来水中有许多矿物质,在温度上升,加热蒸发后,这些矿物质结成水垢沉积在金属表面。如果水垢产生在水箱内,则将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导致水温升高而“开锅”。
汽车“开锅”后
有三忌
一忌“开锅”时立即开盖加水
散热器内水沸腾后,内部有一定的压力,此时若立即打开散热器加水口,热水会向外喷出,造成人员烫伤。所以车主切忌“开锅”后马上开盖加水。
二忌“开锅”后立即熄火
有些司机发现“开锅”后,想到的是立即熄火。要知道,发动机之所以“开锅”是因为水箱内水温度过高,若此时熄火,机件都处于膨胀状态,各配合间隙很小,熄火后会造成有些软金属脱落,有的甚至会造成粘缸。所以发现开锅后,不要立即熄火,应保持怠速运转。如果汽车已经熄火,应立即用摇柄摇车以防止粘缸。
三忌泼冷水浇发动机
有人发动车时忘记加冷却水,待发现温度已经过高,于是就向发动机缸体、缸盖上浇凉水来降温。殊不知这样的后果是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发动机缸体由于骤冷而炸裂,酿成不可修补的后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