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安溪新闻网 > 安溪新闻 > 正文

安溪龙通土楼屹立300多年 最多时住3000余人(图)

2014-12-05 09:38 来源:东南早报 0

  偏居在泉州安溪县感德镇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如今却成为很多游人、摄影爱好者喜欢去的胜地。这是为什么?原来,村中完整地保留着一座300多年历史的三层大土楼。土楼建于明清之交,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字:最多时住3000人

  从远处看,土楼更像个古堡,呈正方体,高约20米。外墙灰白色,屋顶是砖瓦结构。土楼正大门上方挂有一匾额,题写着“崇墉永峙”四字,落款为“甲申年瓜月”。公元1644年,这一年是明朝崇祯末年、清朝顺治元年,正是在这一年,龙通许氏14代传人许尔階动议建设这座土楼。

  土楼内有厢房72间,一楼建有粮仓、厨房等各式功能区,最多时住了3000多人。如今,土楼虽无人居住,但依然很干净。

  关键字:历时8年建成

  龙通土楼是怎样建成的呢?据龙通许氏家谱记载,经几十年筹备,土楼于甲寅年(公元1674年)动工建设,历时8年,壬戌年(公元1682年)落成。

  关键字:传奇“土楼妈”

  土楼的建造历时8年,不仅耗资巨大,粮食也是问题。

  “土楼妈”是龙通村莲山李氏,少年时嫁入许家。相传当时李氏的父亲也很富有。建设土楼期间,“土楼妈”使法向其父求得两仓库(本来其父只肯供一仓库)的粮食,为土楼的建设提供了保证。泉州俗语“查某仔贼”说的就是这段故事。

  土楼建造时,“土楼妈”的父母从不曾探访。土楼落成时,其父看到土楼如此高大宏伟,担心李氏子孙遭受许氏后人欺负,“土楼妈”见状,当场跪地向天发誓,许、李子子孙孙定当和和睦睦,其后两家子孙果然做到。

  又传建造土楼时,“土楼妈”夜以继日不曾停歇,3年才梳洗一次头发。邻里来帮忙,只要搬一块小石头,“土楼妈”也都会盛一碗米饭作为回报,“土楼妈”因此得到了邻里的好评。

  关键字:抗土匪护乡民

  土楼的三楼有一条1.6米宽的走马路,绕土楼一圈,四周土墙设有无数个瞭望口和用竹筒安放其中的射击孔,它们安放的角度各异。据介绍,土楼建成后,遭遇土匪、白军多次进攻,这些装备正是用于抗击侵略者、保护乡民的。(记者 杨秋香 通讯员 赵智聪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安溪发展淮山种植特色农业 为农民创收增加渠道
下一条:安溪龙通土楼人家 3层大土楼屹立300多年[组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