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国联合抵制欧盟单方面收取“碳排放税”
欧盟征“碳税”被指意在揽钱 来源:海都闽南网数字报
N据新华社电综合
海都闽南网讯 航空业碳排放问题国际会议22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落下帷幕。来自全球29国的与会代表发表联合宣言,针对欧盟单方面向他国航空公司征收“碳排放税”提出了反制措施。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的莫斯科会议是对“碳税”的又一次联合声讨,如果欧盟在这一问题上继续一意孤行,多国可能对其实施反制措施,并可能引发严重的贸易战。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就此表示,希望欧方从大局出发,以建设性和务实的态度,与包括中方在内的有关方面充分沟通和协调,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善解决办法。
欧盟为何推“碳税”?
争夺话语权,抢占低碳产业市场,增加财政收入
2008年11月,欧盟颁布2008/101/EC号指令,将国际航空业纳入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并宣布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根据该指令,所有在欧盟境内机场起降的国际航班都要为碳排放缴纳费用,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都被列入了该体系。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测算,欧盟的做法意味着全球航空业将在未来8年额外增加238亿美元的负担。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科技室主任张敏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欧盟一意孤行征收碳排放税,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人类资源和环境。但实际上,这是欧洲为抢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话语权和抢占低碳产业发展制高点而采取的重要策略。同时,征收航空“碳税”也是欧盟获得公共财政收入的一个新途径。
国际社会缘何反对?欧盟无权征税;或引发贸易战
针对欧盟单边征收航空“碳税”的举动,莫斯科会议通过的联合宣言包含一揽子可供选择的反制措施,各国将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其中包括:利用法律禁止本国航空公司参与碳排放交易体系;修改与欧盟国家的“开放天空”协议;暂停或改变有关扩大商业飞行权利的谈判。这是国际社会对欧盟“碳税”的又一次有力回击。
中国民航局官员吉原表示,欧盟不顾世界各国反对,一意孤行地对全球航空业征收不合理费用,这是中国不能接受的。莫斯科会议通过的联合宣言措辞强硬,为的是向欧盟施加更大压力,迫使其最终自行停止征收“碳税”。欧盟作为一个地区组织,无权向世界其他国家的航空公司变相征税。
俄罗斯联邦运输部部长在此次会议开幕时表示,在各国没有达成共识之前,必须抵制欧盟的指令。她认为,这一指令将导致航空公司运营成本增加,也会给乘客带来负担,并可能引发新一轮空运提价,减少市场需求。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运输部长拉胡德去年12月16日曾致函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称欧盟将航空业纳入碳交易体系的规定是“错误的方式”。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媒体部主任康希尔说,欧盟的碳交易体系将扭曲国际航空业的竞争局面,欧盟坚持强征航空“碳税”很可能会引发与一些国家的贸易战。
对中国影响多大?
按欧盟规定,今年中国航空公司要交8亿元“碳税”
那么欧盟的“碳税”对中国航空公司影响有多大呢?
据参加莫斯科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民航局官员吉原介绍,欧盟对航空业的碳排放限额是以2004年—2006年全球航空排放量为基准确定的。当年约85%的排放量免费,超出部分由航空公司在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购买。由于近年飞往欧洲的航班大幅增加,以这一过时的标准,大部分国家都要向欧盟交钱。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的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的12个国家拥有航权。一旦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征收,2012年中国民航业将至少支付约8亿元人民币,2020年将达到30亿元人民币,未来9年累计相关支出将超过176亿元人民币。根据中航协测算,如果航空“碳税”正式开征,一张国内到欧盟国家的机票将增加200元左右的费用。中国自2008/101/EC号指令出台后就一直持反对态度,国家民航局已于本月下令禁止中国所有航空公司参与碳排放交易体系。
未来走向如何?不排除欧盟修改法律
分析人士指出,面对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欧盟虽然不可能废除已经出台的法律,但是会通过在多边框架内的磋商弥合分歧,不排除对法律进行修改的可能。
欧盟在强征航空“碳税”问题上的立场最近出现软化迹象。欧盟委员会负责气候事务的委员赫泽高的发言人拉德龙表示,“欧盟随时准备与所有的伙伴就他们的关切展开讨论”。欧盟委员会负责气候行动的官员德尔伯克在2月上旬也表示,欧盟事实上更倾向于通过多边谈判得出方案来解决目前的分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