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大会通过叙利亚问题决议 137个国家赞成
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右一)在投票前发言。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前左一)在投票后发言。
联合国大会16日投票通过有关叙利亚问题决议。根据现场宣布的表决结果,有137个国家对这份由阿拉伯国家起草的决议投了赞成票,12个国家投票反对,17个国家弃权。
决议内容
这份决议的主要内容与本月初遭到联合国安理会否决的一份决议草案内容相似,主要是对阿盟最近提出的有关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倡议表示支持,同时对叙利亚政府镇压反对派的行动表示谴责。
提出五点要求
决议还向叙利亚政府提出五点要求:
立即停止一切暴力行动;
释放所有近期被拘禁的人士;
从叙利亚城镇撤出所有政府军;
保障和平示威的自由;
确保阿盟和国际媒体人士自由进入叙利亚。
呼吁任命特使
决议呼吁联合国任命一位特使,为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进行斡旋,并通过提供技术和物质援助的方式,为阿盟处理叙利亚危机的努力提供支持。
解释
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大会决议与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有所不同:前者具有政治影响力,但没有法律约束力;后者具有强制性,相关国家必须接受并履行。(据新华社电)
联大决议加大对叙压力
联合国大会16日投票通过一项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联大决议对各联合国会员国没有法律约束力,这一决议只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和象征意义。有关国家急于通过这一决议,其目的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叙利亚政府的政治压力,以推动在这一独立主权国家实现“政权更迭”。
从内容上看,联大当天通过的决议与本月4日在联合国安理会被俄罗斯和中国否决的那份决议草案非常相似,因此受到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家的强烈反对。
纵观联大此次决议,有关国家在叙利亚问题上厚此薄彼的心态可见一斑。决议对叙利亚政府提出了五点要求,包括立即停止一切暴力行动;释放所有近期被拘禁的人士;从叙利亚城镇撤出所有政府军;保障和平示威的自由;确保阿盟和国际媒体人士自由进入叙利亚。而对叙利亚境内的反对派武装并没有什么具体要求,只是笼统地呼吁他们参加政治对话。
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当天在联大发言中反对这一“有偏见、不公正”的决议,认为这一决议“侵犯了叙利亚的主权,违反了国际法”,给叙利亚境内的“极端分子和恐怖分子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是对他们破坏活动的“支持和鼓励”。贾法里说,这一决议的通过势必将“在整个中东地区导致更多的暴力冲突”。
联大虽然通过了这一决议,但国际社会围绕叙利亚问题的斗争远未结束。叙利亚将在26日对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决,俄罗斯也将就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提出新的倡议。
分析人士认为,对要求尽快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有关关切可以理解,要求在叙利亚立即停止暴力冲突的呼声也应得到大力支持。但当务之急是,叙利亚有关各方应立即开启无任何先决条件的包容性政治对话,以便共同协商全面政治改革方案等问题,尽早顺利举行新宪法草案公投和议会选举,组建由各派力量参与的民族团结政府,争取早日恢复叙利亚的和平与稳定。(新华社记者顾震球)
欧洲议会要求欧盟对叙利亚实行新制裁
据新华社电 欧洲议会16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通过一项关于叙利亚局势的决议,要求欧盟所有成员国召回驻叙利亚大使,停止跟叙利亚的外交接触,对叙政权实行新的制裁。
该决议谴责叙利亚的暴力升级,要求阿萨德总统下台,呼吁欧盟增加对叙反对派的政治和技术支持,并要求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加强欧盟驻大马士革代表团的“人道主义能力”。
决议要求阿什顿与土耳其、阿拉伯国家联盟和叙利亚反对派就建立叙土边界人道主义走廊问题展开谈判。
另外,欧洲议会还要求阿什顿尽一切努力争取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以保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叙利亚问题决议。决议还呼吁俄罗斯立即停止对叙利亚的武器供应,同时要求欧盟恪守武器出口禁令。
美国宣布对伊朗情报部实施制裁
据新华社电 美国财政部16日以向恐怖组织和叙利亚政府提供物质支持以及侵犯伊朗公民人权为由宣布对伊朗情报部实施制裁。
美国财政部发表声明称,伊朗情报部向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提供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而且数次与真主党联手发起网络攻击。此外,它还帮助“基地”组织人员出入伊朗,为他们提供文件、身份证件和护照,还为“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提供资金和武器。
美国财政部负责反恐和金融情报事务的副部长戴维·科恩说,伊朗情报部还侵犯伊朗公民基本人权,并支持叙利亚政府镇压国内示威者。
美国对伊朗情报部采取的制裁措施包括禁止本国公民与其实施交易,冻结其在美国境内所有资产,禁止向其所有工作人员发放签证。
美国已经以支持叙利亚政府为由把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军”和伊朗警察部队列入制裁黑名单。美国把真主党和哈马斯视为恐怖组织。
美国和欧盟已宣布把伊朗中央银行和石油出口纳入制裁范围,企图以此逼迫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以色列还指责伊朗近日在印度、格鲁吉亚和泰国对其外交人员发动袭击。
中方表态
不应使问题复杂化
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在表决中投了反对票。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在表决后所作的解释性发言中说,中方主张国际社会应充分尊重叙利亚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尊重叙利亚人民的自主选择,尊重叙各方政治对话达成的成果,不赞成对叙利亚实施武力干预或强行推动所谓“政权更迭”,认为制裁或威胁使用制裁无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国际社会及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行动,应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有助于推动政治对话、化解分歧,有助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助于维护国际社会的团结,而不是使问题复杂化。
王民说,中方谴责一切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行为,敦促叙利亚政府和各政治派别立即、全面停止所有暴力活动,尽快恢复国家稳定和社会正常秩序;呼吁叙利亚政府认真倾听人民要求变革、发展等合理诉求;呼吁叙利亚各政治派别通过法治和非暴力途径表达政治意愿。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提出了对草案的修正意见,要求加入敦促叙利亚反对派停止暴力活动以及政府军撤出与反对派停止暴力袭击行动同步进行等内容,但遭到决议草案提案国代表的拒绝。俄罗斯在表决中投了反对票。
专家说法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中国在联合国大会有关叙利亚问题决议上投了反对票,体现了中国在此问题上的一贯立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一贯主张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以及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而此次联大通过的涉叙决议包含了要求强行推动在叙利亚实现政权更迭的内容,这有悖于《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因此中国投了反对票。
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张小安:本次提交联大表决的决议草案内容与2月4日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表决的内容相似,中国再次投了否决票,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关切没有得到解决,这反映了中方立场的连续性。俄罗斯等国在联大表决前曾要求对决议内容进行修改,因为决议只要求叙利亚政府停止暴力活动,没有对反对派提出相同要求。中国认为只要求一方停止暴力活动,既不公平,也不能阻止暴力活动,相反只会加剧暴力活动。但是西方国家拒绝了这一要求,因此中、俄等12个国家投了反对票也在情理之中。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中国一贯恪守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在有关叙利亚问题上也秉持同样的立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李国富:联大投票结果不具有约束性,所以很多国家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沉默的大多数”投了赞成票,并不是说中国与这些国家站在对立面。(据新华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