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台海新闻 > 正文

台湾均富社会从税改出发 开征“富人税”

2012-03-09 09:37 来源:海峡导报 0


马英九(前)、陈冲(后排左)决定启动新一轮税改

  上月台湾新任行政团队就位之后,开放美牛和税制改革成为这段时间的焦点议题,据新当局规划,本月将召开“财政健全小组”会议,定下税改政策,9月起陆续推动相关政策付诸实施。

  国民党执政台湾数十年来,台湾历经了四次大的税改,这次税改标签是开征“富人税”,要让富人“多得多交税”,缩减社会贫富差距,填补财政收入缺口。

  马英九最近宣示,在其第二任内有均富、就业、产业创新、区域经济连结等四大施政目标,其中打造均富社会是首要目标。而陈冲在就任“行政院长”当日,也宣称要打造富民经济,藏富于民,这也需要通过税收杠杆,在二次分配中让穷人增加收入。

  因而,无论是均富社会,还是富民经济,都离不开税改,台湾税改已经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贫富差距成为马英九心头之痛

  台湾贫富差距问题,需要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视角观察。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唐永红副所长向导报记者表示,从国际上来说,台湾贫富问题并不突出,还算是一个相对均衡的社会,但是纵向来说,近年来差距快速拉大。

  若把收入划分为十个等级,依台湾当局财税资料中心530多万户个人所得税(台湾称“综合所得税”)分析,最富与最穷10%阶层的税后所得差距,自1999年的17倍增加至2009年的25倍,十年来贫富差距扩大趋势相当明显。

  马英九竞选连任之时,贫富问题也成为被对手攻击的主要议题,其得票率从第一任时的百分之五十八点多降到了第二任的百分之五十一点多,贫富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失分源。

  唐永红称,贫富差距既是分配失衡的经济问题,也是严重影响到选票的政治问题,台湾是个选举社会,弥平贫富鸿沟成为执政党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财政捉襟见肘,需要新鲜血液

  台湾是个低税负社会,以2010年为例,当年税收约15000亿元 (新台币,下同),占GDP的12%左右 (当年大陆这一数字约为台湾的2倍),是“亚洲四小龙”中最低的。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近日刊文称,今天台湾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正义发展程度,已经接近欧盟国家的水平,可是平均税率只有上月台湾新任行政团队就位之后,开放美牛和税制改革成为这段时间的焦点议题,据新当局规划,本月将召开“财政健全小组”会议,定下税改政策,9月起陆续推动相关政策付诸实施。

  国民党执政台湾数十年来,台湾历经了四次大的税改,这次税改标签是开征“富人税”,要让富人“多得多交税”,缩减社会贫富差距,填补财政收入缺口。

  马英九最近宣示,在其第二任内有均富、就业、产业创新、区域经济连结等四大施政目标,其中打造均富社会是首要目标。而陈冲在就任“行政院长”当日,也宣称要打造富民经济,藏富于民,这也需要通过税收杠杆,在二次分配中让穷人增加收入。

  因而,无论是均富社会,还是富民经济,都离不开税改,台湾税改已经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贫富差距成为马英九心头之痛

  台湾贫富差距问题,需要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视角观察。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唐永红副所长向导报记者表示,从国际上来说,台湾贫富问题并不突出,还算是一个相对均衡的社会,但是纵向来说,近年来差距快速拉大。

  若把收入划分为十个等级,依台湾当局财税资料中心530多万户个人所得税(台湾称“综合所得税”)分析,最富与最穷10%阶层的税后所得差距,自1999年的17倍增加至2009年的25倍,十年来贫富差距扩大趋势相当明显。

  马英九竞选连任之时,贫富问题也成为被对手攻击的主要议题,其得票率从第一任时的百分之五十八点多降到了第二任的百分之五十一点多,贫富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失分源。

  唐永红称,贫富差距既是分配失衡的经济问题,也是严重影响到选票的政治问题,台湾是个选举社会,弥平贫富鸿沟成为执政党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财政捉襟见肘,需要新鲜血液

  台湾是个低税负社会,以2010年为例,当年税收约15000亿元 (新台币,下同),占GDP的12%左右 (当年大陆这一数字约为台湾的2倍),是“亚洲四小龙”中最低的。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近日刊文称,今天台湾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正义发展程度,已经接近欧盟国家的水平,可是平均税率只有交税,而不拿工资的富人交税甚少,新一轮税改势必要加强对富人收入的监管。

相关链接

台湾历次税改重点

  台湾被日本占领50年期间,沿袭日本以户税为主的税制。国民党统治台湾后,对税收制度进行过多次修正与改革,主要有四次:

  1950年税制改革。经过在大陆恶性通货膨胀之后,国民党当局面对税制繁杂、征管失控的局面,改革重点是整顿旧税制,废除税捐摊派方式,简化税种,制定统一稽征办法。

  1958年税制改革。重点是改善投资环境,制定《奖励投资条例》,减免税收以吸引外资;同时对可供出口的商品课以较高消费税,以抑制消费,并实行出口退税,鼓励出口,促使向外向型经济转变。

  1968年税制改革。重点在于解决经济成长过快与税制结构不相适应,支持基本建设的财力相对不足的矛盾。改革内容主要是调整所得税累进税率结构,改进货物税稽征方法,推行增值型营业税。

  1986年税制改革。目的在于优化税制,加强管理,但提出的许多方案和措施未能正式实施。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两岸"拜金女"微调查:没钱女人更容易"拜金"
下一条:王建民:没出息的苏焕智 没出路的民进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