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百姓论坛昨在泉开幕 一位台胞寻根故事让人动容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2011-06-14 01:26

谢帝旺(右一)讲述家族改姓故事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历经10年光阴,花费200万新台币,谢帝旺通过到泉州寻根、血缘鉴定,终于让散居台湾的120多名家族成员回归谢姓。昨天上午在闽台缘博物馆开幕的第三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上,这名台胞的寻亲故事十分感人。

  当天,来自台湾岛内的60多个姓氏近700位宗亲代表出席论坛,并与大陆各姓氏宗亲进行族谱对接。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张燮飞,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等嘉宾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为闽台族谱对接活动揭幕。泉州市领导李建国、杨俊峰、黄少萍、王亚君等出席了开幕式。

“生许死谢”的痛苦
困扰了好几代人

  当天上午,来自台湾云林县的谢帝旺先生,站在“谢”姓氏介绍图前感叹不已。

  “我们家族明明姓谢,却误用许姓长达一百多年,‘生许死谢’的痛苦绝非外人能体会。”53岁的谢帝旺,打从有记忆时,祖父和父亲就一直跟他讲述这么一个故事:大概在130多年前,泉州有5个谢姓兄弟迁到台湾去,分散住在台湾各处,后来失散了,他们这一房的祖先谢详,在儿子谢青5岁时便去世。后来,妻子张雀带着儿子改嫁给许姓人家,谢青随了继父的姓,改名“许青”。许青过世前,一直交代后人一定要改为“谢”姓。

  然而,由于后代子孙无法提出祖先户籍错误证据,改姓一事就此搁浅。尽管如此,自许青那一代开始,他们家的祖先牌位上写的都是“谢”姓,墓碑上也都写的是“谢”姓。

  谢帝旺说,生前在台东当医生的伯父许进添,有一年因私自把名片改成谢进添,被依伪造文书罪判刑3个月,伯父的儿子照着做,也吃上了官司。不仅如此,自己的母亲1994年去世时,因族人在讣告上全部改谢姓,结果告别式时只来了约一半亲友,因为大家误以为收到寄错的讣告。“这样的痛苦,造成几代人的困扰。”谢帝旺说,每一代祖先过世前都要一再交代:一定要想办法改姓。

奔波十年花费巨资
改姓成功喜极而泣

  为完成长辈们的心愿,10年前,凭着祖先一百多年来的祖训:“我们家来自福建泉州乌秋宝树堂,门前有池塘和两棵大树”,谢帝旺来到安溪县寻根。首站抵达安溪县台办的他,很快得到了帮助,并顺利与安溪对接。

  尽管如此,台湾户政部门还是不认这个账。谢帝旺并不死心,他想到了DNA鉴定。去年3月,他终于找到第一代祖先谢祥的亲兄弟子孙谢东成、谢文荣等人,并取得许某和张雀直系孙子许子龙同意,由谢帝旺的父亲谢生传和对方进行DNA血缘关系鉴定。

  结果证实谢生传和谢东成、安溪谢家血缘相关几率达99.98%以上,与许子龙的血缘相关几率却为零,最终判决谢生传与许姓无血缘关系,“祖先姓谢无误”。去年5月10日,这个家族终于完成改姓心愿。

  历经10年光阴,花费高达200万新台币,他通过大陆寻根、血缘鉴定及诉讼,终于让散居台湾的120多名家族成员回归谢姓。“这个时间我毕生难忘,我们家族好多人真的是喜极而泣,不用再经历‘生许死谢’了。”

永春八旬老人
帮20人成功寻根

  一头白发,拎着电脑包的李鸿恩昨天在人群中特别显眼。来自永春县东平镇的他,昨天带着自己主编的李氏族谱台湾篇来到现场。

  原来,84岁的李鸿恩老人,一听说海峡百姓论坛召开,心想着帮助更多人寻到根,他早早地把李氏族谱关于台湾的部分,用电脑打印出来,给台湾嘉宾参考用。事实上,编谱已经6年的李老,成功地帮助20多名海内外嘉宾找到了根。

  “你看,其中有2个是台湾的,一个在彰化,一个在高雄。”李老边说边指着他带来的族谱,他已经把这两位寻根台湾人记录在这族谱内。为了方便帮助别人寻根,自6年前开始编谱起,他还开始学着用电脑,这一大本族谱,可都是李老一字一字地敲打出来的。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贵州省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
  • 郑州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四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民进党当局变本加厉!国民党新北党部遭搜索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