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台海新闻 > 正文

港媒:蓝营不认为“两岸一国”超出“一中各表”

2012-08-03 10:23 来源:华夏经纬网 0

原标题:民进党受困“恐中”举步维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日前在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一个中国框架的核心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在台湾内部激起涟漪。民进党昨日高分贝要求马英九应提出抗议,绿营从批判“一中”,到闻“一国”色变,将“恐大陆”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落幕迄今,绿营对“两岸一国”的公开谈话有两派解释,其一是有“台独理论大师”称号的前“立委”林浊水,他表示,看不出“两岸一中”与“两岸一国”有什么太大差别,北京的立场并没有什么太大改变,因此,谈不上“善意”、也无所谓“倒退”。

  第二类说法,是以前民进党大陆事务部主任赖怡忠为代表,认为大陆方面打算要以“两岸一国”取代“九二共识”做为未来两岸的政治对话基础。目的在于,把原来较为模糊的“一中各表”,透过“两岸一国”对“一中原则”明确化。

  民进党昨天对“两岸一国”的定调属第二类说法,苏贞昌认为,马英九过去一直说“一中各表”,现在大陆方面已“进逼”由“一中”变成“一国”,连“一中”都没有了。换言之,民进党中央定调,“一中”与“一国”不同。

  蓝军对贾庆林的“两岸一国”说,官方最高层级仅由台“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回应,重申不统、不“独”、不武,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下,双方搁置争议、务实协商。

  赖幸媛的说法表示,马当局是以“一中各表”角度出发,来看待贾庆林的谈话。

分析蓝绿阵营对“两岸一国论”的解读差异,根据蓝营的公开说法,不认为“两岸一国”超出“一中各表”。

  进一步剖析,相较于马当局谈“一中”向来都是结合“中华民国”,大陆不论是谈“一中”或“一国”,迄今从未串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要说善意也是有的。

  国民党阵营的解读方向,有助维持两岸和平发展现状。纵使单就字面上来看,“一国”的可诠释空间确比“一中”窄,但仍在“一中各表”的创造性模糊范围内。“各表”之于两岸,由于大小悬殊,大陆在运用时显得更为谨慎。

  绿营这次对“两岸一国论”强烈反弹,其中有不少矛盾。例如,民进党认为大陆是以“‘两岸一国’断绝‘一中各表’空间”,按照绿营说法,难道“一中各表”就有“一边一国”的空间?以及绿营认为,“一国”比“一中”更倒退,难道“一中”可能造成“两国”的结果?

  民进党昨日发表声明,要求马英九应该立即公开驳斥“两岸一国”的说法。这是滋事体大,如果两岸不是“一国”,两岸就是“两国”,这意味着台湾宣布“独立”。即使如蔡英文在2012选举时所说,“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也是“台独”变体版的“两国论”,势将失去所有目前维系两岸和平发展所拥有的回旋空间。民进党2012就是这么输的。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民进党这次主打“两岸一国论”,却没有碰贾庆林所提的另一句“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应也是知道,民进党如果摊开来说“两岸是‘国’与‘国’关系”的严重性与杀伤力。

  民进党上周才通过恢复设置“中国事务部”,并准备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名称未定)与大陆展开交流。一句有诠释空间的“两岸一国”就让民进党抽紧神经,可能斩断为转型所做的一切努力。这除了“恐大陆”还能做如何解释?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国台办:没人邀李登辉来大陆演讲
下一条:台大图书馆外 女生深夜离开时在馆外遇色狼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