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台海新闻 > 正文

台市售荧光棒过半可塑剂含量超标 恐致癌

2012-07-24 15:00 来源:华夏经纬网 0

  荧光棒是许多粉丝参加演唱会必备的行头。不过,“消基会”与“经济部标准检验局”合作调查发现,市售荧光棒过半数商品标示不合格,其中更有涉及逃检嫌疑,安全性堪虑。更惊人的是,塑毒风暴再度重现,高达58.3%的荧光棒,可塑剂含量超标,恐破坏儿童内分泌系统,并升高用户罹癌的机率。

  据报道,目前市面上的荧光棒可分为两大类,液体式荧光棒外层由塑料制成,可经由弯折、敲打、揉搓等方式,引起化学反应而激发荧光体,但若不小心液体外漏,可能引发恶心、头晕、麻痹、昏迷等现象;电池式荧光棒的原理与手电筒相似,可以变化不同色彩与闪烁效果,较环保且安全,不过价格相对较高。

  日前“消基会”与“标检局”针对玩具零售店与卖场等通路贩卖的荧光棒,进行商品标示与安全性检测,总计有24件样品,包含20件液体式与4件电池式。结果发现,在商品标示部分,共14件违规,不合格率达58.3%,其中12件不具中文标示或商品安全标章,2件安全标章批号不符合现行规定。

  在安全性部分,依照CNS4797玩具安全等系列标准,在耐燃性、重金属含量与电驱动测试等检验项目,24件样品全部过关。不过物理性检测却有3件不符合规定,不合格率有12.5%,主要涉及荧光棒内含的小套管配件过小,容易遭儿童吞食,进而引发窒息的危险。

  “标检局副局长”庄素琴表示,这回抽验不合格比例偏高,主要是荧光棒商品进口批数与样式多,在抽样检查的运作下,容易出现漏网之鱼。依照“商品检验法”,涉及逃检者,可处以20万元至200万元不等的罚款;至于可塑剂含量或其他违规的厂商,未于限期内改正,最高可罚100万元,未来将持续加强稽查。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大陆游客在台组团买彩券 一旅行团超过10万元
下一条:民进党确认本周将恢复“中国事务部”设置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