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三明市改革发展十二件大事大盘点
2014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平稳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三明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全力做好稳增长、促转型、抓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本报今日开辟《盘点,2014》栏目,报道2014年三明市改革发展大事、要事,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激励全市人民在新的一年里为三明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再立新功。今日头版刊发由市主要新闻媒体评出的三明市改革发展十二件大事。
一、三明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明确了“念好发展经、画好山水画”的工作主题,这是统领发展的方向标。这个主题核心是发展,特色是山水,关键是念和画,追求的是“好”。
二、中国通用集团等“三维”项目落地三明。中节能环保项目创造了“三明速度”:项目落地速度——不足8个月;建设速度——不到90天,首动区12幢厂房基本竣工并可交付使用;招商速度——落地不到半年,产业园已确定入驻企业8家。
三、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30周年研讨会在三明市举行。总结回顾30年来三明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奋斗历程,研究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12月份三明市接受了全国文明城市总评。
四、三明市成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全国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座谈会在三明市召开。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在全国率先试行院长年薪制、让院长代表政府管理公立医院,率先试行医生(技师)年薪制、稳定医生(技师)队伍,率先对高回扣药品进行重点监控;同时率先在省内对全市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百姓、医院、财政各方都得到了红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深入三明市考察医改,对医改的“三明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五、三明市通过省级生态市考核验收,并入围全国生态城市竞争力十强。三明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生态理念统领全局,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六、全省首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落户三明市。该项目总投资8.48亿元,规划建设面积2.03万亩,分三年建设完成。试点项目将围绕“设施、高优、生态、种业”的宗旨,打造粮食生产核心、生态环境涵养、标准化规模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物联网和精准装备、农业科技育繁推一体化等六大功能区。
七、三明中心城市快速通道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位于沙县的三明生态新城至梅列贵溪洋路段(含翁墩立交),全长18.4公里,为三明市首条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投资27亿元。一期工程路线所经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桥隧众多,全线桥隧长度占路线长度的72%。
八、市区城市绿道工程一期建成,为市民增添生态福利。三明城市绿道现已基本建成畔岭至文笔山绿道全长17公里(其中栈桥2.26公里、辅线3公里),是为民利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提升了三明市的城市价值和品位。
九、全省精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宁化召开,会议代表参观了宁化县精准扶贫示范点。三明市建立了“4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尽快让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十、三明市林改继续深化,组建了全省首家林权收储中心,推出中长期林权按揭贷款品种,增加社会流动性,让林业强起来,让林农富起来。兴业银行推出的个人林权按揭贷款最长期限30年,企业林权按揭贷款最长期限15年;邮储银行、农商银行分别推出10年期林权按揭贷款新品种。
十一、春舞枝在德交所挂牌上市。春舞枝集团凭借国内鲜花电商销售网络和花卉电商发展模式,成为该领域产业第一品牌,为带动整个花卉行业发展及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十二、三明市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涌现出永安美宁等一批年销售额超亿元的电商企业,尤溪县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在全国选定的第四个“农村淘宝”合作项目试点县份,也是福建村淘第一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